學員見證
陳小姐|手指動作進步 #中風復健 #腦中風 #中風
陳小姐
潑冷水中的逆襲
風友有時會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負能量,或是醫院防禦型的病況說明,而院方初期的判斷通常是根據腦傷情況,未考慮到復健的潛能,因此有時反而會讓風友低估自己的進步空間。幸運的是大腦本身具有強大的神經可塑性,在高功能中風病友的核磁共振造影中,發現大量神經再學習的證據。
一位25歲大學生在20歲時中風,目前在身心障礙職位工作,當時恢復到可以慢慢走但不穩,手可以前舉但難以舉過頭,手指也難以打開來抓握,當時個案因為工作上需要打字而來尋求動作訓練。
首次上課就看到個案很容易被張力困擾,雖然平時張力不緊,運動時就會明顯因協同和聯合反應而升高張力,林老師就設計了很多 #限制誘發動作療法 的環境提示,並加上口語和手法的介入,讓個案慢慢能抓到不同關節下的動作感覺。
訓練到目前,走路速度從每小時0.8公里提升到每小時3.5公里,耐力也從10分鐘變成可以走45分鐘,而手的部份現在可以舉杯喝水,也可以開始使用雙手打鍵盤,未來相信在繼續訓練下可以更接近更高的打字速度,以獲得職場中更好的發展。
團隊林老師
潑冷水中的逆襲
風友有時會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負能量,或是醫院防禦型的病況說明,而院方初期的判斷通常是根據腦傷情況,未考慮到復健的潛能,因此有時反而會讓風友低估自己的進步空間。幸運的是大腦本身具有強大的神經可塑性,在高功能中風病友的核磁共振造影中,發現大量神經再學習的證據。
一位25歲大學生在20歲時中風,目前在身心障礙職位工作,當時恢復到可以慢慢走但不穩,手可以前舉但難以舉過頭,手指也難以打開來抓握,當時個案因為工作上需要打字而來尋求動作訓練。
首次上課就看到個案很容易被張力困擾,雖然平時張力不緊,運動時就會明顯因協同和聯合反應而升高張力,林老師就設計了很多 #限制誘發動作療法 的環境提示,並加上口語和手法的介入,讓個案慢慢能抓到不同關節下的動作感覺。
訓練到目前,走路速度從每小時0.8公里提升到每小時3.5公里,耐力也從10分鐘變成可以走45分鐘,而手的部份現在可以舉杯喝水,也可以開始使用雙手打鍵盤,未來相信在繼續訓練下可以更接近更高的打字速度,以獲得職場中更好的發展。
團隊林老師
相關文章
-
林女士|實現行動自由的目標
林女士過去是個活躍的旅行愛好者,去年底因左腦中風導致右半身無力,也因拿拐杖行動不便,變得不愛出門。
她自我要求高,上課時表明希望復健保持彈性,但也因為即知即行的個性,讓她的進步,在短短兩 -
張阿姨|阿姨的手抬高了 #腦中風 #中風復健
阿姨是個認真的風友,上課前表示,患側左手舉到平舉後就舉不高,並伴隨手肘明顯的彎曲,復健快半年了還是一樣,有點氣餒,覺得自己可能就這樣了,但女兒不放棄,決定找復癒空間老師居家上課看看。
-
呂媽媽|走路平衡進步 #腦中風 #中風 #中風復健 #物理治療
呂媽媽是個獨立自主的女強人,一手包辦家中的大小事,去年11月因為昏倒送醫,發現是心臟因素導致的腦中風,而這次的中風彷彿讓他從家中的精神支柱跌落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