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管理
被稱為神一般的男人「法克」 與國際好手同場較勁(下)

被稱為神一般的男人「法克」 與國際好手同場較勁(下)
享受在場地的奔馳快感
從土法煉鋼到系統訓練兩個月
事實上在經由小廖操刀的系統性訓練之前,法克過往騎單速車都是土法煉鋼的騎法。
三十歲之後才開始接觸單車,在2014年以單速車騎上武嶺之前,完全沒有特別練,「連訓練台都沒有,只有單純往陽明山、文化大學、中社、風櫃嘴等路線街騎。」

隨性的法克經常一個說走就走,人就出現在某個景點 ©法克
挑戰完騎武嶺之後,他與國手們成為朋友,才接觸到好玩的場地賽,為了認真玩新鮮的自由車場,他開始練滾筒,那時候也都沒人教,「自己亂踩,直到參加全國錦標也就是2016年才開始有計畫性的訓練,拿到課表自己練,半自學的方式。」
真正算起來,有系統的練車是從2016開始到現在,其中,使用到專業的密集訓練課表大約兩個多月直到全錦賽,法克終於拿到2017場地經典賽的參賽資格了!他靦腆笑說:「也算是運氣好啦!去年錦標賽沒有很多人報名,剛好撿到幾張獎狀。」

只能抓緊晚上九點之後的訓練,法克把訓練台搬到安靜的校門外練習 ©法克

把握時間,再忙也要為自己訓練 ©法克
高自我效能 長期自主訓練直到場地經典賽
順利拿下場地經典賽的報名資格,法克再來的目標就是場地經典賽本人了。
結束課表後的日子,他沒有把強度拉太高,再加上工作繁忙,週六跟申騰自行車隊一起練,週日跟民間車隊,一週約兩天的長途公路,平日就在店裡踩訓練台,比賽前兩週才開始練場地,整體訓練量連現役選手的一半都不到。

比賽前兩週才開始練場地,整體訓練量連現役選手的一半都不到 ©胡哲瑋
「因為年紀大了,體力恢復也比較慢,加上今年三月曾經騎車受傷,第二次練長途公路的時候撞到隊車,原本一週只有一、兩次,每次約一小時的重訓,已經太少,還因受傷再減少肌力訓練的量。」
他考慮到有報名新北市全運會選拔,因缺乏團隊可以團練場地,所以設定自己以場地賽的中長距離項目為主,藉由報跑中長距離來提升能力。法克參加全能、競輪項目,體認到間歇的強度很重要,長距離項目都是三十圈起跳,需要很足夠的體力與腿力應付。
很可惜的是,法克先前練太多公路,沒特別練到場地。雖然體力是夠,可是兩者使用不一樣的肌群,在他所比的中長距離項目上如果腿力不夠,就是踩不動齒比了,有點遺憾跑得不太好,「需要多做重訓,加強有強度的肌耐力,應該可以再更好。」
不留遺憾 觀察頂尖選手
騎了好幾年的單速車,跟場地車一樣都是固定齒,但得到的樂趣和感受截然不同。

法克形容「騎場地車的爽感是可以盡情狂衝飆速」
即使單速車裝了前煞,還是沒有公路車一樣安全,在街道上不可能騎得太快太盡興,在車水馬龍的路上存著風險。「在自由車場就不一樣了,想騎多快,就能騎多快!充滿刺激好玩,而且很喜歡在經典賽中見到國外選手的比賽張力。」
最令他印象深刻的選手無非是全場矚目焦點:里約奧運競輪賽銀牌荷蘭隊Matthijs Büchli,還有一位日本的賞金王深谷知廣。

里約奧運競輪賽銀牌荷蘭隊Matthijs Büchli 是全場焦點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
法克還觀察到國外選手的技巧,前提是能力足夠的情況,像荷蘭隊在跑競輪項目時,他們會特別找機會鑽到第二隻,保持跟第一隻的距離,把後面做出斷層,直到攻擊時間點到了再加速衝過去。

荷蘭隊的跑法令法克深深覺得那是不同世界的人
他補充說:「那真的是不同世界的人,他們一加速就直接追上去了,沒有任何拖延到速度,在高強度的狀況還能在擁擠的高速集團中維持速度和穩定性。」像這樣的體能還有選對攻擊時間點的技巧,都成為法克在場地經典賽挑戰自我之餘的獲益。
那法克明年呢?還要繼續當神嗎?(小編愛開玩笑)
法克尷尬表明......「還在思考明年規劃啦!」
目前沒辦法太快做出還要不要繼續拼第二次場地經典賽的決定。只是依我看,以他執著、堅持到底的個性,是一個有目標就會有動力練的人,始終不會荒廢掉。

法克表示,若有機會希望能再拼一年場地經典賽
法克的近期目標是全運會,從單速車競速到場地賽挑戰,他的超狂事蹟還在追加當中。
請跟隨我們搭上時光機,回味他在2016年之前騎單速車的狂事回憶錄,或許在文章當中你能感受到一樣的熱血沸騰,哪天跟他一樣就只是為了挑戰而做出超狂之舉,到時請記得通知我們一聲。
↓ 法克是法神 之 2014年第一次埔里地理中心碑 - 武嶺
爬上去到鳶峰就在起霧,覺得好冷,完全沒上卡,只有狗嘴套,沒安全帽,也沒車衣,什麼都不管,吃的在小七買就好,只要先試試看再說。感想是:「嗯!很累!但是...很爽!」

法克第一次上武嶺,那是他狂事的開始(2014.3)©法克

一次還不夠,法克光在2014年就爬上武嶺四次(2014.4)©法克
「每次去,每次的風景都不同。因為氣候變化大,有時在上面待了一~兩小時等車友,就能體會到一年四季的美。可能太陽很大,有時候起霧、有時候烏雲,運氣好就能看到不同風景。」

再次挑戰武嶺,法克開始會給自己時間上的挑戰(2014.8) ©法克

法克的狂舉也吸引到單速車友,一起相約攻上武嶺(2014.12) ©法克
↓ 法克是法神 之 2016年心血來潮到武嶺跨年看日出
一下班就臨時起意要到埔里騎到武嶺看日出,這時我們已經聽了目瞪口呆,更狂的是因為時間太晚,買不到從台北到埔里的車票,法克既然決定了,勢必要達成才甘願,於是買了到台中朝馬的車票,改從台中出發到武嶺.......

我開始懷疑他不是人。哥哥你不累嗎? ©法克

法克微笑說再也不去武嶺看日出了。原因居然不是因為太累人,而是太塞車.... ©法克
-
登山車中部私房景點~走!來去“七辣林道”把七辣
台灣每一個山林都有它的故事。山林是成就出都市的溫床,在每一座山底下都有主要幹道去連接到其他重要城市,當人們奮力在都市叢林裡頭努力求生存的同時,卻忘記了最原始山林的存在價值,隨著身份轉換和時間推移,山林
-
無線套件給你無限場面!全台首輛電子化全地形登山車
在台灣玩公路車的人口遠比登山車還多出好幾倍,大家對於公路車的電子化趨勢早已是在掌握之中,反倒是登山車的電子化程度能到達哪裡?卻是鮮少人知。除了跟品牌本身的推廣力道有關 ; 再來是智能產品就像遙不可及的
-
勇媽車手程詩軒 再度激戰武嶺
在結婚生子之前,詩軒從未替自己畫上時間軸的人生清單,沒特別想過幾歲要結婚,幾歲該生子,過著練車、比賽、上班的規律生活,遇到了便自然往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