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欄
過曝世代
直至近日才有空好好地讀完。
身為數位新移民的我,
遇到青少年個案(數位原住民),
總是不斷從他們的口中學習新知。
「你IG用『閱後即焚』就不會留下證據了。」
「我都用GOOGLE掃一下就可以解數學題呦」
我:????
-
生活過得越來越好是事實,
但大家卻過得越來越不快樂。
我很認同書中提到的幾個重點:
💻需要立即獲得滿足的時代
由於社群平台及影音的興起,
我們獲取資訊的時長僅需要十幾分鐘,
甚至是數十秒。
當資訊內容無法在幾秒內吸引我們,
便可以快速地捨棄並再次選取新的資訊內容。
我們變得不再有耐心地等待開花結果,
對待身邊的人事物也失去耐性,
甚至連關係都可以快速放棄。
📱「心理暫存區」消失
過往在網路不發達的時代,
放學了說再見了回家了關上門了,
我們就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短暫地隔絕、放空或是轉移注意力,
讓腦袋跟心裡都更有餘裕。
但現在只要我們打開網路或是連上Wifi,
資訊就會不斷地轟炸,
我們少掉那塊留白及喘息的空間,
使得關係間變得越來越執著或緊繃。
-
前文我並沒有使用「青少年」,
而是一直使用「我們」,
因為我認為無論身為數位原住民或是數位移民,
我們皆是過曝世代中的一員,
書中提及的缺乏安全感、自我評價低落,
並不是青少年族群才有,
而是被這個浪潮推著走的大家,
正在經歷的。
這不只是寫給家長看的教養書,
而是對於每一個身處網路世代的我們,
的一本自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