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本網站僅提供窩客幫資訊參考平台, 並不涉入其中任何諮詢、交易。本網站對各該窩客幫相關資訊亦不作任何實質或形式上之審查。本網站中所載一切窩客幫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 、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以下簡稱『內容』)。無論其為公開張貼或私下傳送,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均為『內容』提供者之責任,窩客幫概不負責也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沐陽身心科-身心科,台北身心科
最新消息
如何幫助親友面對心理疾病?/身心科診所,台北身心科診所

當我們身邊的親友正面對 憂鬱症、焦慮症、雙極情感疾患、強迫症或其他心理疾病 時,家人與朋友往往會感到焦慮與無力:「我該怎麼做?要不要強迫他去看醫生?」事實上,支持心理疾病患者最需要的並不是「給建議」,而是 理解、陪伴與協助建立安全感。以下提供幾個實用方向,幫助你成為對方重要的支持力量。


1. 保持傾聽,而不是急著解決

心理疾病患者最常需要的,是一個「被理解」的空間。

  • 避免評論:「你想太多了」、「振作一點」這些話,反而會讓對方更挫折。

  • 積極傾聽:專注聽他說,給予點頭、簡單回應,傳達「我在這裡聽你」。

  • 接納情緒:允許對方表達悲傷、憤怒、無力,而不是急著壓下來。


2. 鼓勵就醫,但不要強迫

許多人會抗拒去身心科,擔心被貼標籤。

  • 表達關心而非命令:「我注意到你最近常失眠,看起來很辛苦,要不要一起去諮詢醫師?」

  • 陪同看診:提供陪伴,幫助他在診間更有安全感。

  • 提供選擇:讓對方知道可以先從心理諮商開始,而不是只有藥物治療。


3. 建立安全環境,減少壓力來源

心理疾病患者需要一個穩定、友善的生活環境。

  • 減少批評:避免苛責或情緒勒索。

  • 協助建立規律作息:一起運動、陪伴規律吃飯、提醒睡眠。

  • 避免成為壓力來源:過度催促或比較只會讓狀況惡化。


4. 學會辨識警訊

有些心理疾病患者可能會出現自傷或自殺傾向,家屬需要保持敏感度。

  • 常見警訊:頻繁提到死亡、遺產、說「我不想再活了」

  • 行為變化:突然把重要物品送人、與親友道別

  • 情緒波動:先前情緒低落,但突然異常平靜

若發現警訊,務必立即陪伴就醫,必要時撥打 1925 自殺防治專線 或送急診。


5. 支持但要保持界線

照顧心理疾病患者需要大量心力,家屬也可能感到身心疲憊。

  • 建立界線:可以關心、陪伴,但不是替對方解決所有問題。

  • 尋求專業支持:透過家屬支持團體、心理師諮詢,幫助自己調適。

  • 保持自我生活:不要因為照顧而完全失去自己的休息與社交。


6. 用「陪伴」代替「批評」

很多時候,最有效的支持方式很簡單:

  • 陪伴散步

  • 一起用餐

  • 保持日常對話,不要只圍繞病情

讓對方知道「你不是孤單的」,比任何建議都重要。

相關文章
沐陽身心科-身心科,台北身心科
地址 : 福和路124號1樓

  • 服務項目

    身心障礙心理諮商

  • 特別關鍵字

    身心科,台北身心科,永和身心科,身心科診所,台北身心科診所,永和身心科診所,身心科醫師,台北身心科醫師,永和身心科醫師,失眠治療,台北失眠治療,永和失眠治療,失眠門診,台北失眠門診,永和失眠門診,失眠診所,台北失眠診所,永和失眠診所,睡眠障礙治療,台北睡眠障礙治療,永和睡眠障礙治療,睡眠障礙門診,台北睡眠障礙門診,永和睡眠障礙門診,睡眠障礙診所,台北睡眠障礙診所,永和睡眠障礙診所,憂鬱症治療,台北憂鬱症治療,永和憂鬱症治療,憂鬱症門診,台北憂鬱症門診,永和憂鬱症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