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為什麼你必須重視「身體平衡訓練」?
為什麼你必須重視「身體平衡訓練」?
在健身與體能訓練的規劃中,許多人關注的焦點往往集中在「肌力」、「肌肥大」或「減脂」。然而,身體平衡(Balance) 卻是不可或缺,卻經常被忽略的一環。事實上,平衡能力不僅影響運動表現,更是維持日常生活安全與避免受傷的基礎。
為什麼要訓練平衡?
避免運動傷害
若缺乏足夠的穩定性,身體在承受負重時容易產生代償,導致膝蓋、下背等關節壓力過大。良好的平衡能確保動作在正確軌道上進行,降低受傷風險。提升力量輸出
平衡良好時,能量的傳導更有效率。舉例來說,在深蹲過程中,如果核心與下肢無法穩定,力量會「流失」到其他部位,使訓練效果大打折扣。優化運動表現
無論是跑步、球類運動或健身動作,平衡感都能讓姿勢更穩定,動作執行更精準。這不僅提升效率,也能延長運動壽命。改善日常生活品質
平衡不只存在於運動場景。上下樓梯、提重物、快速轉身等日常動作,都需要穩定性來避免跌倒與意外。
NASM OPT 架構中的平衡訓練
在 NASM(National Academy of Sports Medicine,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會) 所提出的 OPT 系統化訓練架構中,平衡並非單一階段的訓練,而是貫穿整個進程的核心元素。
階段1:穩定度耐力訓練
強調基礎穩定,透過低負重、多動作控制,建立身體感知與動作協調。階段2:肌力耐力訓練
在複合動作與多關節運動中融入平衡挑戰,加強核心與全身穩定性。階段3:肌肉發展(肌肥大)
在逐步增加重量的過程中,平衡感確保肌肉正確受力,避免代償。階段4:最大肌力
高重量下的安全控制仰賴平衡,否則容易失去姿勢穩定而導致受傷。階段5:爆發力訓練
在爆發性動作中,平衡是能量正確傳遞與運動表現最大化的關鍵。
換句話說,OPT 模型將平衡視為進階的「底層能力」,在每個階段不斷進化,而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加選項。
結語
平衡訓練看似簡單,實則是所有體能發展的基石。它能讓你在運動表現上更穩定、更高效,也能降低受傷風險,提升日常生活品質。
在沃克澳健身房,我們已全面導入 NASM OPT 系統化訓練,協助會員在每個階段都兼顧平衡與表現。
先站穩,才能走得更遠,練得更強。
-
功能性訓練=不做重量訓練嗎?常見迷思解析
在健身領域裡,「功能性訓練」(Functional Training)常被誤解成單純的徒手動作或伸展,甚至有人認為它就是「不舉重量」的訓練方式。事實上,功能性訓練並非排斥重量或抗阻,而是將這些工具重新
-
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 Training):打造爆發力的關鍵
當我們談到提升運動表現時,除了重量訓練與耐力訓練外,「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 Training)往往是被忽略卻極具價值的一環。它以爆發力與神經肌肉控制為核心,能幫助運動員或健身者在短時間內
-
肌肉失衡:被忽略的隱形危機
在健身或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專注於「變壯」「減重」或「提升表現」,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肌肉失衡(Muscle Imbalance)。這是一種常見卻容易被低估的現象,長期下來不僅影響運動表現,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