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訴案例
【毛孩闖禍,責任誰擔?】你該知道的「動物占有人侵權責任」【西區法律事務所推薦】
一、寵物傷人,不代表飼主沒事
許多人以為毛孩「不懂事」就能作為責任的緩衝,但法律上並非如此。當你養了一隻狗、一隻貓,或其他寵物,就等於你對牠的行為負有法律責任。
無論是咬人、撞人、嚇人或毀損他人財物,只要是你的寵物造成的,他人有損失,你就有可能需要賠償。
二、什麼是「動物占有人侵權責任」?法律怎麼規定?
根據《民法》第190條第1項規定,動物占有人(通常就是飼主)如果因管理不周導致動物加害他人,須負賠償責任。
像是狗咬傷路人或其他動物、狗突然衝出馬路造成交通事故、貓刮傷小孩或刮壞鄰居汽車......等情形都有可能成為侵權賠償的理由。簡單來說,就是只要寵物造成了傷害,飼主又沒能證明自己「盡到管理注意義務」,責任就落在飼主身上。
三、飼主有責任的判斷標準
當爭議發生時,法院會從以下幾個面向來判斷飼主是否有責任:
四、飼主可能面臨的賠償風險
一旦寵物造成他人受傷或財物損失,飼主須依民法負擔「損害賠償責任」,且賠償範圍可能相當廣泛:
- 醫療費用(受害人或被咬死的動物)
- 精神慰撫金
- 財物修繕費(如車輛、家具等)
- 誤工損失(受傷導致無法上班)
- 醫療後續照護費用
視損害程度與後果不同,賠償金額可能從幾萬到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不等,絕非小事。
五、飼主日常該怎麼避免觸法風險?
要避免寵物闖禍讓你吃上官司或賠錢,日常就必須做好基礎的管理與預防措施:
- 出門時務必繫上不超過1.5公尺的牽繩
- 攜帶大型犬種外出,應配戴口罩
- 外出時應由成年者陪同,不宜讓兒童獨自牽繩
- 避免讓寵物自行出入門口、社區、馬路
- 特別注意寵物與其他人、動物的互動情況
訓練寵物有基本服從能力,降低暴衝或攻擊風險。簡單說,「你的寵物,你的責任」是法律最基本的邏輯。就算你說牠平常很乖,法律還是看結果——只要對方有損失,你的責任就可能成立。
六、結語
飼養寵物是一種幸福的選擇,但這份幸福也伴隨著法律上的義務。當毛孩一時失控、釀成他人受傷或損害時,責任往往不輕,甚至可能影響你的生活與經濟。
別輕忽這些看似小事的糾紛,它們很可能會演變成民事與刑事責任。如果你遇到寵物造成意外、有人來求償,或你不確定該不該賠、怎麼賠、賠多少,盡早諮詢專業律師是最有效也最安心的方式。
💡延伸議題【【誰該為你的損失負責?】 侵權行為成立的條件與求償方式一次說清楚】,看律師怎麼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