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本網站僅提供窩客幫資訊參考平台, 並不涉入其中任何諮詢、交易。本網站對各該窩客幫相關資訊亦不作任何實質或形式上之審查。本網站中所載一切窩客幫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 、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以下簡稱『內容』)。無論其為公開張貼或私下傳送,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均為『內容』提供者之責任,窩客幫概不負責也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復癒空間-腦中風復健,台北腦中風復健,中山腦中風復健
學員見證
中風觀念|中風復健為何不簡單? 物理治療師突破盲點

一般人對中風復健有迷思,認為「手沒力就抬手,腳沒力就抬腳,多練走路就會走了」,這些話看似很合理,但對個案來說是很困難的(因為真的抬不起來)。物理治療師陳俊宇表示,中風個案與一般人訓練方式不同,一般肌無力可藉由阻力訓練來增加肌力,但中風患者不只肌無力,還包括本體感覺、姿勢控制、動作張力等問題,必須靠一對一復健引導和活動調整,讓大腦重新學習如何控制肢體。

腦中風牽涉層面廣 長者需規律有品質的復健
大腦受傷後的狀況會影響注意力、記憶力、情緒、理解、說話、感覺、動作、張力、平衡、協調等問題,因此可借助動作發展、動作控制、動作學習等科學方法,幫助個案的大腦重新學習如何控制肢體。

然而,中風族群屬中高年齡層居多,要長者重新學習新的事物較困難,除了中風後認知的影響外,年長者的專注力記憶力也相對弱化,所以要讓他們進步(維持不退化),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和心力去達成。因此讓中風年長者維持規律有品質的復健,延緩退化速度、維持生活品質也屬重要的復健目標之一。

復健後走路有不同層次 找對專業治療師
至於年輕族群,中風後能獨立行走並不困難。根據國內調查,45歲以下的年輕中風個案約90%在出院時可以獨立行走,其中又有75%的人仍須使用拐杖。陳俊宇強調,「能撐拐杖走路」、「能放手走路」、「能安全的走」、以及「能有正常速度走路」是不同層次,或許走的速度可以藉由賣力的走變得快一點,「但若沒有學習到正確的走路方式和技巧,往往會很吃力,甚至要忍受肢體疼痛在學習走路。」

若年輕族群想能放手走、走的穩、就會牽涉到走路品質的問題,而品質又會影響到身體的姿勢控制及協調,治療師必須具備動作分析的能力,瞭解正常動作的順序,並且有充足的時間,教導個案如何自然的走路。但最重要的,個案也必須有吸收知識、學習新知的能力。若年輕個案能夠經由治療師教導調整姿勢和動作,就必須嘗試改變走路的方式,並去練習適應較好的走路策略。

接納自我的不完美 長期努力並配合專家
網路上很多人分享自己恢復很好的影片,的確鼓舞了許多風友,但有了信心,接下來更需要正視自己的問題,尋求專業的協助;中風是牽涉大腦運作、融合各種不同狀況的疾病,所以更需要專業的建議與訓練;接納自我的不完美,若復健讓你失去信心與希望,請找一位讓你有信心的治療師,一起持續進步。

有好的復健觀念,才會有好的復健方向,專業治療師也是重要的一環。然而,沒有人能保證復原的程度,唯有主動練習、與信任的治療師一起配合,過程中持續調整和練習,就有機會維持甚至進步。

 
陳俊宇 物理治療師
相關文章
復癒空間-腦中風復健,台北腦中風復健,中山腦中風復健
地址 : 台北市林森北路96號12樓 信箱 : jycrobin@gmail.com

  • 服務項目

    術後復健運動傷害復健術後物理治療物理治療所神經外科兒童復健科復健科診所

  • 特別關鍵字

    腦中風復健,腦中風復健專門,腦中風個案諮詢,腦中風專業訓練課程,復健健康講,台北腦中風復健,中山區腦中風復健,新北腦中風復健,腦中風自費復健,一對一客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