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見證
中風觀念|過了黃金期就無法再進步嗎?

家屬常會提到要把握腦中風後的黃金復健期,很怕錯過黃金期後就無法再進步了,其實腦中風後,對於暫時失去功能的腦細胞而言,通常在中風的數週至三個月內,腦水腫漸漸消除及腦血管養分供應恢復後,就可以恢復這些神經細胞的功能,近而我們可以觀察到動作、感覺或語言等方面功能的恢復,再加上每日的復健,初期都能看到成效。
但過了黃金復健期 (半年),一般復健已達到一定程度,這時候如果想再進步,就必需考量復健的方法和內容來達到動作或功能上的進步,並且復健的內容必須是個人化、有針對性的。
這邊要跟大家分享一個觀念,不管是運動、專項訓練或是復健,一開始進步幅度都會比較好,就好比一個人一開始還未受到訓練只有60分,要進步到70分比較容易,但80分要進步到90分就比較困難,到最後95到100分最困難,這種現象可以套用到任何訓練和成績上。後續若再加上開始返家生活、復健頻率的降低,都是造成復健進度開始緩慢及停滯的原因。
如何再進步?
當一位選手對於一般訓練已達到瓶頸,是否要尋求更專業的專項教練來訓練才能再進步呢? 當一般健保復健已達到瓶頸,是否要尋求更專業的一對一治療師呢? 這倒是可以讓大家好好思考一番。
真實案例:
就我的親身經歷來說,我剛開始做自費物理治療的一位阿嬤,剛開始來復健時是坐輪椅,經由慢慢的復健過程,開始可以站、可以拿拐杖走,到最後可以放手慢慢行走,但當時有個瓶頸就是,不管用什麼功能性訓練來訓練她的腳踝就是沒有動作,後來我深入瞭解神經復健的手法包括各學派的徒手刺激及運動療法後,她在持續的半年內已經可以在躺姿和坐姿下控制腳踝的上翹和外翹了,此時她已經是我五年的個案。這個寶貴的經驗更讓我相信著,使用到正確的方法,有效的復健活動,個案能重複正確地練習,就能持續讓動作或功能更進步。
影片11秒處:腳踝外上翹
英國治療指引指出,阻塞型中風個案在病發3日後便可接受物理治療,因此在醫療狀態穩定下儘早正確地復健對於日常功能恢復是有一定幫助的。除了家庭的支持 (找到專門有經驗的治療師) ,與信任的醫師、治療師規律配合,加上自身的努力,就能持續及延長黃金復健期的效果。
過了黃金復健期還是會進步,但必須按照個案目前狀況去制定適合程度的復健內容,個案也必須配合勤練習
相關文章
-
中風復健|自費復健|治療師選擇指南
腦中風後想要恢復得更好,最重要的就是復健,因此當我們選擇自費復健時,無非是希望能協助我們突破目前的瓶頸,因此找到一位適合的治療師,會關係到復健時的信心和效果,也會影響後續生活的重建。這篇將針對神經/中
-
中風觀念|能走路就算恢復嗎,還有什麼可以讓行走變得更好?
腦中風後能不能行走是大家最常關心的議題,國外研究發現,腦中風後三個月約有75%的風友可以獨立行走,而在國內的調查發現,45歲以下的風友約有90%在出院時可以獨立行走,而其中有75%需要使用拐杖。從以上
-
中風觀念|面對醫療與復健,該尋求第二意見嗎?
根據統計,美國人死亡原因的第三名是錯誤診斷,而初步診斷後被修正比例高達80%,非必要手術比例高達50%,非正確治療佔疾病案例的比例為50%。由此可知,面對專業上的問題,有時候的確需要第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