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症
適應症狀
* 肌肉活動減少:中風 (Stroke)、脊髓損傷 (Spinal Cord Injury)、手/手指損傷
* 難以自我啟動、控制或維持隨意肌肉運動
* 上肢隨意運動協調受損
商品資訊
商品資訊 & 功能
* 基本介紹:
* 穿戴式手部支具,配合2個表面肌電(sEMG)感測器,固定於前臂伸肌與屈肌,用於偵測隨意運動的電信號。
* 無電流輸入,僅收集肌電訊號,並作為動作意圖的回饋與訓練依據。
* 支援互動式生物回饋系統,幫助患者透過視覺化EMG訊號,主動參與並學習正確的動作控制。
* 訓練目標:
* 啟動隨意肌肉收縮與隨意運動
* 維持隨意肌肉收縮與運動
* 改善動作協調與手部控制
* 幫助肌肉放鬆
* 提升患者主動參與度與動機
* 持續強化正確反應與運動模式
* 訓練模式:
* 連續被動運動 (CPM):手部開合的被動重複動作
* EMG生物回饋訓練:
1. Trigger & Go:超過預設肌電閾值後,HOH協助完成手部運動
2. Trigger & Maintain:需持續維持肌電訊號高於閾值,才能保持手部動作
* 手張開訓練:透過螢幕顯示的閾值線,患者需超過設定值才能完成動作
* 手張開與抓握訓練:依據EMG閾值,完成手張開與握拳
* 單純抓握訓練:調整EMG閾值進行不同強度的抓握
* 遊戲訓練 (HOH with Games):
* 手張開訓練:Bee、Bird、Sun
* 開合訓練:Ball & Basket
* 抓握訓練:UFO Catcher
* 前臂訓練:高階關卡需帶動手臂完成遊戲動作
* 遊戲目標:提升肌肉啟動、維持、協調、肌力、學習與動作控制
* 資料管理:
* 個別患者資料與訓練細節可存檔,快速生成圖表供分析
* 提供前臂支撐,確保舒適度
* 工作原理 (How does it work):
1. 偵測運動意圖(由大腦傳至前臂的自發性肌電訊號)
2. 處理並傳送訊號至手部支具
3. 支具協助完成所需手部動作
4. 患者透過反覆操作與回饋,重新學習手部功能
5. 結合即時互動遊戲,加強效果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 尺寸選擇:
* Small: 88–100 mm
* Medium: 100–115 mm
* Large: 115–130 mm
* 使用限制:
* 不可使用於:
* 嚴重攣縮 (Rigid contracture)
* 手指被動伸展至MCP 48° 或PIP 57° 仍無法耐受
* MAS > 3 的痙攣 (spasticity)
* 開放性傷口
* 手/前臂畸形
* 患者拒絕或無法配合
* 需停止使用於:
* 突發性、異常、無法控制的手部運動
* 關節急性疼痛
* 皮膚紅腫、破損或過敏反應
* 患者出現不適並不願繼續
* 臨床建議:
* 中度痙攣患者仍可使用,但需評估
* 使用時如合併肩關節半脫位,需經臨床醫師建議
* 適用年齡:8–9歲以上
販賣業醫療器材商許可執照
醫療器材商名稱:晁禾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建國北路2段147之1號1樓
北市衛器販(中)字第MD6201000897號
醫療器材商諮詢專線:02-8789-9985
醫療器材商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上午9:00-12:00 下午13:00-17:00 例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