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Q
常見問題
-
Q1
搬家車型說明
A我們使用 3.5 噸貨車。
車體長度達 11尺半,
比市面上一般常見的10尺車型更具裝載空間,效率更高。
所有報價皆以「車頭齊平」為基準,提供您透明、實際且合理的評估依據。
-
Q2
假日搬家是否需額外加價?
A我們了解許多客戶因工作緣故只能安排假日搬家,為減輕您的負擔,本公司提供平假日同價服務,讓您無需為時間安排多花費用。
-
Q3
步行搬運距離是否會加價?
A由於每個搬家地點周邊的停車條件不同,若因環境限制導致貨車無法停靠於門口附近,而需人工搬運超過100公尺,將酌收距離加價費用 $500 元,以補人力成本。
-
Q4
影響搬家價格的原因?
A搬家費用會依以下幾點有所變動:
- ▶搬運樓層(有無電梯)
- ▶搬家物品的數量與體積
- ▶是否有特殊物品(如鋼琴、大型家具)
- ▶路程遠近與地形條件(偏遠地區、山區、限高區等)
- ▶是否需要拆裝家具、包裝材料等額外服務
我們會根據您的實際情況進行完整評估,提供清楚透明的報價。
-
Q5
搬家前需要自己打包嗎?
A若您選擇的是一般搬運服務,建議您自行事先將物品分類、打包並裝箱,確保搬運當天流程順利。
若您需要更省心的服務,我們也提供全包式搬家服務,由專業人員協助打包、拆裝與包材準備,讓您真正「一通電話,輕鬆搞定搬家」!
-
Q6
下雨天了怎麼辦?搬家還可以如期進行嗎?
A別擔心!如果只是毛毛細雨,騰風行搬家的貨車頂都有加裝帆布可以抵擋風吹雨淋,搬家過程中也會盡可能不要讓物品淋濕。不過如果是超大豪雨、颱風等天然災害的話,可能就得延後或改期囉!
Policy
搬家服務理賠條款
為維護客戶權益與搬運品質,本公司依據以下原則,針對搬運期間發生的物品損壞或遺失情形,提供說明與理賠方式:
-
Q1
責任說明
A本公司將以謹慎態度執行搬運作業,若因人員操作不當導致物品毀損或遺失,經查證屬實者,本公司將依據損壞程度提供合理賠償。
如屬以下情況,恕不受理賠償:
- ▶原物品本身已有磨損、裂痕、老舊等問題。
- ▶因搬運環境特殊(如樓梯狹窄、無電梯等)導致不可避免之損傷。
- ▶自行包裝不當導致破損。
- ▶未事先申報之貴重物品、收藏品、易碎品、活體動物或植物等特殊物件。
- ▶因天災、交通事故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所致。
-
Q2
責任歸屬原則
A本公司僅對搬運人員作業過程中所造成之損害負責。若搬運前已由工作人員明確告知該物品搬動存在損壞風險,惟消費者仍堅持搬運,則該物品後續之任何損壞,將由消費者自行承擔責任。
-
Q3
理賠時限
A請於搬運作業完成後三日內向本公司提出理賠申請,並提供損壞照片及相關說明。若物品屬不易察覺類型,請於七日內通知,逾期恕不受理。
-
Q4
物品分類參考
A為利理賠判斷,本公司將物品區分如下:
- ▶大型傢俱/家電:體積大、需多人搬運,如床組、衣櫃、冰箱、洗衣機等。
- ▶小型傢俱/家電:如椅子、小茶几、烤箱、微波爐等。
- ▶雜項物品:日常生活用品、可裝箱物件。
- ▶貴重品/收藏品:如名畫、手錶、收藏模型等,需於搬運前主動告知。
-
Q5
損壞狀況分類
A- ▶功能損壞:物品無法正常使用。
- ▶外觀損傷:明顯刮痕、凹陷,影響外觀但不影響使用。
- ▶遺失/重大損毀:物品無法修復或已遺失。
-
Q6
損壞賠償原則
A理賠僅限於搬運期間造成之新損傷,且以物品外觀明顯損傷為判定依據。
賠償原則以修復為優先,如修復費用超過物品之折舊後現值,則以折舊後現值作為賠償金額上限。
-
Q7
理賠金額原則
A- ▶理賠金額將依物品原價、使用年限、損壞情形綜合評估。
- ▶若無購買憑證,將參考市價與折舊比例推估殘值。
- ▶折舊率參考如下。
使用年限 折舊後估值參考 1年內 90% 1~3年 70% 3~5年 50% 5年以上 30% - ▶單一物件最高賠償金額不得超過原始搬家合約金額之 20%。
- ▶單次搬運總理賠上限為該筆合約總金額之 100%。
-
Q8
理賠計算與補充說明
A- ▶理賠金額計算方式如下:
- ▶賠償依據以「物品分類定義」、「損壞狀況分類」與「物品折舊年限」為判斷標準。
- ▶各類物品將依實際使用年限計入對應折舊比例,計算出殘值金額作為理賠上限。
- ▶若同一物品出現多項損壞情形(如外觀與功能皆受損),將以賠償金額較高者為準,不重複計算。
合約總金額 × 理賠比例(依損壞等級) × 折舊率(依年限)
-
Q9
搬運確認流程
A本服務基於雙方信賴與合作,所有物品皆依消費者指示進行搬運及擺放。請消費者於搬運過程中確認車輛是否已滿,並於搬運完成後確認車輛是否已清空。
若經工作人員提醒確認,但消費者未完成確認,則視同放棄該確認權利。後續如有任何爭議,將以完工當日之簽章紀錄作為雙方合意之最終認定。
-
Q10
其他說明
A如遇特殊搬運需求(如吊車、拆裝、進出不便等),建議事前註明並預作溝通;若因現場環境導致搬運困難,所生風險應由雙方協議處理。若有其他未盡事宜,將由雙方另行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