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癮治療半途而廢,緩起訴泡湯?別絕望!「第二次機會」可能還在等你!
2025/06/10許多施用毒品的被告,會爭取附命戒癮治療的緩起訴處分,希望能透過治療回歸正常生活。然而,如果治療未完成,或在緩起訴期間再次被驗出毒品反應,依照規定緩起訴就會被檢察官撤銷。這時許多人可能會擔心,緩起訴一撤
-
合法中藥材磨粉竟變「偽藥」?老中藥行被罰180萬、判刑,揭開藥事法下的生存困境!
2025/06/10您知道嗎?即使是使用合法進口的中藥材,如果在中藥行內將其研磨成粉後出售,竟然可能被認定為製造「偽藥」! 根據藥事法第20條第1款及第39條第1項規定,「未經核准,擅自製造」的藥品就是偽藥,製造或輸入藥
-
緩起訴被撤銷好緊張?別慌!10天內這樣做,還有機會翻盤!
2025/06/10當您收到緩起訴處分被撤銷的通知時,這並不代表案件已經蓋棺論定!法律賦予被告一個重要的權利,讓您有機會挑戰這個撤銷決定,這就是「聲請再議」。依據刑事訴訟法第256條之1的規定,被告可以在收到撤銷緩起訴處
-
接到警局電話超慌?別急著去!「警詢」前確認這三點,才能安心自保!
2025/06/10收到警局通知要做筆錄(警詢)時,搞清楚自己是以何種「身分」被通知是保護自己的第一步。除了明確的「犯罪嫌疑人」與「證人」身分外,您可能被以「案件關係人」的名義通知,而這個身分在現行刑事訴訟法中並無明文定
-
資本額「灌水」的代價:一張假證明讓你踩進公司法與商業會計法雙重地雷區!
2025/06/10為了讓公司財務看起來更健全,有些公司會進行「增資」,但若增資款並未實際到位,僅透過虛假的銀行紀錄或文件來應付,形成虛列股本或資本不實的情況。這種行為不僅違背公司法維護資本真實性的精神,更是嚴重的刑事犯
-
公司違法吸金,員工要負責嗎?一篇看懂違法吸金罪與員工法律風險
2025/06/10台灣違法吸金犯罪層出不窮,以投資和高額報酬為誘因向公眾吸收存款,除了涉及刑法詐欺罪外,更構成最高可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併科5億元罰金的銀行法重罪。但當公司涉案時,並非所有任職人員都需負法律責任。本文解
-
高虹安助理費案的爭議是什麼?談貪汙治罪條例利用職務機會詐取財物罪
2025/06/09「貪汙治罪條例」保護公務廉潔,其中「利用職務機會詐取財物罪」 指公務員利用職務上或衍生的機會,以詐術取得財物。高虹安助理費案即因涉嫌虛報經費而以本罪起訴。法院審理重點包含是否利用「職務機會」及有無「詐
-
吸毒「不一定」會被關!判刑或治療?看這3個關鍵要素!
2025/06/09吸毒一定會被關?不一定! 台灣法律將施用毒品者視為病患,優先治療,是否入獄取決於毒品等級、年齡、初再犯等因素。 僅施用第一、二級毒品才有刑事責任可能入獄(如海洛因、大麻);施用三、四級毒品僅行政責任不
-
醫院不能亂鬧!罵髒話、翻東西都算「妨礙醫療」?小心觸法最高關三年!
2025/06/09根據醫療法第106條第3項,對醫事人員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非法方法妨礙其執行醫療業務者,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此條文的目的是保護醫事人員專業性及社會大眾就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