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動產律師】包租代管是什麼?屋主有保障嗎?房客向包租業者承租房屋的五點注意事項?發生租賃糾紛怎麼辦?
2025/11/24本文深入解析包租代管機制,說明包租與代管的差異、房東加入的保障,以及承租人在簽訂租約時應注意的五大要點。此外,文章也提供發生租賃糾紛時的處理管道,幫助您全面瞭解社會住宅的運作,無論是房東或租客都能安心
-
土地連接私設巷道算袋地嗎?不動產律師解析最高法院判決
2025/11/05當土地被鄰地環繞、無通路可連至公路時,便可能適用《民法》上的「袋地通行權」。然而,若土地緊鄰的僅是「私設巷道」,情況就複雜許多。本文解析最高法院的判決見解,釐清私設巷道是否能等同於法定公路,並提供購地
-
公寓大廈漏水爭議:住戶如何求償?能否以維修費抵銷管理費?不動產律師完整解析
2025/10/10藝人隋棠因屋頂漏水求償無果,選擇抵銷管理費引發爭議。本文解析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管委會)在公共空間維護修繕的義務,說明住戶在權益受損時的自救途徑,以及是否能以修繕費用抵銷管理費的法律觀點。
-
不動產律師:回家路卡關?狹小巷弄下的「袋地通行權」,保障你的歸家之路!
2025/07/02依據《民法》第787條的「袋地通行權」規定,即使土地並非完全無路,但若因通行困難而無法進行通常使用(即「準袋地」),亦可主張此權利。此項權利旨在促進土地利用,而非僅為追求便利或捷徑。
-
簽了字想反悔?消費糾紛律師:「契約審閱期」不是你賴帳的藉口!
2025/06/20屋主委託房仲售屋,成功後卻主張契約未給予審閱期而無效,企圖規避服務費。根據《消費者保護法》,定型化契約應提供30天審閱期,企業經營者以條款要求消費者放棄該權利則無效。然而,若消費者在簽約時已了解條款內
-
不動產律師:「借名登記」是陷阱,小心出名人擅賣、拒還,你的財產可能不見!
2025/06/13不動產「借名登記」是將房屋登記在他人名下,常見於隱藏財產目的。然而風險極高,出名人可能擅自處分不動產,即便買方知情仍屬有效,借名人無法討回。出名人也可能拒絕返還,借名人需負舉證責任,證明借名關係存在
-
房產沒登記,房子就不算你的?一屋二賣下的善意取得真相!
2025/06/12買房只給鑰匙沒過戶?當心房子被賣第二次!不動產物權變動以「登記」為生效要件與公示表徵。即使您已入住,若有善意買家信賴登記並完成過戶,依善意取得制度,其權益將受法律保護,甚至可要求您遷出房屋。
-
公寓大廈「房地」不能分開買賣?不動產律師揭開民法「處分一體性」的秘密!
2025/06/11民法第799條第5項規定,區分所有建築物的「專有部分」(如公寓樓層)與其所屬「共有部分」及「基地」的權利,是「不得分離而為移轉或設定負擔」的。這代表房屋和土地必須一起處分,目的在維持產權單純化。
-
「違建裝光電就不會拆?」注意!法規這樣說...
2025/06/11並非所有違建都能裝光電板。根據規定,只有在合法建築物屋頂上的違建,且未占用屋頂避難平台、未達兩層以上,或未被地方政府認定影響公共安全,才能申請。裝設光電設備需符合高度限制,且應透過「違章建築諮詢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