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小百科&補助
人往生後,家屬如何處理遺體?
在台灣,當親人往生後,家屬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來處理遺體,這是傳統殯葬文化中的一部分。一般流程如下:
確認死亡:首先,家屬應確認逝者已經去世,通常會通知醫生或醫院進行死亡確認。如果是在家中去世,也可請醫療人員或殯葬公司確認。
通知親友與殯葬公司:家屬會通知親友並聯絡殯葬公司,通常殯葬公司會提供遺體搬運服務,協助將遺體運送到指定地點,如家中或靈堂。
清潔遺體:遺體被搬運後,會由專業的殯葬人員進行清潔、整理。這時候會將遺體的衣物、頭髮等進行整理,有些家庭也會請專業人員進行化妝,以便遺體顯得安詳。
安置遺體:遺體會被安置在靈堂或家中的祭壇上。通常,家屬會為死者準備冥紙、花圈等物品,並在靈堂中設立照片,點香祭拜。
入殮儀式:入殮是指將遺體放入棺木,這是處理遺體的重要步驟。家屬會進行最後的告別,並請殯葬人員協助完成入殮的程序。此時會進行簡單的儀式,如燒紙錢、擺放祭品等。
守靈:遺體安置好後,家屬會進行守靈,這是守護死者靈魂的一部分。通常,家屬和親友會輪流在靈堂守夜,並進行祭拜或誦經。
火化或埋葬:經過一段時間的守靈後,遺體會進行火化或埋葬。若選擇火化,家屬會將遺體送到火葬場,火化後的骨灰可選擇安放於骨灰塔、家族墓地或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