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
勞基法遲到怎麼扣錢?律師:遲到這樣算薪水才合法!
遲到可以扣薪嗎?員工遲到這樣做才合法!
在職場中,扣薪是否合乎法律,可能是一個讓雇主容易踩雷的課題。本文將從勞動基準法(以下簡稱「勞基法」)中有關薪資扣除的規定為出發點,並具體說明:當員工遲到時,老闆應如何合法處理。
若您是人資、部門主管、老闆,或是員工本人,都值得一讀,避免因為遲到扣薪而觸法、或是錯失自身權益。
►一、勞基法第 26 條規定,不可預扣員工薪資

根據勞基法第 26 條的規定——「雇主不得預扣勞工工資作為違約金或賠償費用」。
換句話說:
不能因為員工違反約定(如遲到、早退、忘打卡)就任意從薪資中扣款作為懲罰。
因為員工做的不好,或做錯事情,即便員工有失誤而讓公司產生損失,公司也不能直接從員工薪水扣除掉賠償費用。
目的是為了確保員工可以拿到完整薪資,保障生計。
📢而「工資未全額給付」,更是勞動局開罰的違法態樣前五名!
雇主老闆務必謹慎處理!
►二、員工遲到,這些作法都是違法

為了說明清楚,下方整理了常見的違法遲到扣薪方式:
⛔遲到1分鐘,扣1小時薪資
⛔遲到不問薪資,遲到一分鐘一律扣500元
⛔遲到未滿1小時,以1小時計薪扣款
►三、員工遲到,薪水怎麼給才合法?

但員工遲到,也不是完全無法處理,
薪資部分,雇主只能「按照薪資比例,不給計薪」,白話來說,就是依照以下方式計算:
1️⃣確認遲到時間
從員工打卡、考勤系統、簽到表、刷卡記錄等「可查證」的方式,確定員工實際遲到的時間(例如:上班時間為9:00,員工於9:07到達 → 遲到7分鐘)
2️⃣計算每分鐘/每小時薪資
領時薪制的員工為「時薪 ÷ 60分鐘 × 實際遲到分鐘數」
領月薪的員工為「月薪 ÷ 30日 ÷ 8小時 ÷ 60分鐘 × 實際遲到分鐘數」
3️⃣扣除該金額,並註明清楚
將員工該月薪資扣除掉上開金額,並且在薪資單上註明清楚,以便勞資雙方可以確認。
📌若超過比例扣除薪資,可能會被罰2萬至100萬元以下的罰鍰,並可能被公布姓名。未改善者按次處罰。
►四、對於老闆來說,員工遲到如何處理?

雖然即便有契約規定,也不能違反勞基法不得預扣薪資的原則,
但用老闆可以透過明確訂立「工作規則」或「勞動契約」,做好可以合法解僱愛遲到、不適任員工的準備!
✅在「工作規則」或「勞動契約」訂立出勤、獎懲制度
如明訂上班時間為何、遲到3次就會記警告等等
✅員工遲到後,通知及協助改善,並留下書面紀錄
員工遲到後,務必通知其改善(對話記錄也可以),也要詢問員工是否公司有可以協助的地方,
相關協助改善的過程,務必務必留下紀錄!
►常見問題QA:遲到扣薪問題解析
❓問:遲到可以扣全勤嗎?
💁♂️答:如果勞動契約有事前約定好,就可以。
全勤獎金性質上大部分會認為與薪資的性質不同。
因此若事前有在契約中約定好,就可以將全勤獎金做扣除。
❓問:員工一直遲到,可以直接開除嗎?
💁♂️答:建議謹慎!
在勞基法上,要合法解僱必須符合最後手段性,
也就是老闆要做了一些協助、懲罰手段後,員工仍無法改善後,
才可以解僱。
請務必事前詢問律師,再決定是否直接開除。
❓問:老闆遲到就扣我薪水,可以檢舉嗎?
💁♂️答:若有不符合以上計薪方式,違法扣薪,可以向勞動部進行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