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
任何罪都可以緩刑嗎?法院還有這3個不成文條件!
任何罪都可以緩刑嗎?法院還有這3個不成文條件!
「緩刑」是刑事制度中讓被告暫時不執行刑罰的一項制度。即使法院判決有罪,若符合法定條件並具備悔意、和解等情形,仍有機會暫緩執行刑期、免於入監服刑。
一、什麼是緩刑?
二、取得緩刑就代表不用關嗎?
三、緩刑會留下前科嗎?告訴你緩刑的好處!
四、取得緩刑的法定條件
五、緩刑的「暫不執行為適當」是什麼?有這3個不成文條件
六、觸犯重罪仍有緩刑機會嗎?
七、律師大公開,告訴你爭取緩刑4大關鍵!
八、律師相關成功案例
常見問題QA:緩刑疑問解析
►一、什麼是緩刑?

緩刑的意思是「暫緩執行刑罰」。
即便被告是有罪的,
但當法院認為被告仍具改過機會時,
可決定暫時不對被告執行刑罰。
💡再白話一點來說,就是「暫時不用入獄」、「暫時不用繳罰金」
►二、取得緩刑就代表不用關嗎?
✔️可以暫時不用!
只要緩刑期間屆滿,且未被撤銷緩刑,就可以確定不必再入監服刑或是繳納罰金。
但若在緩刑期間再犯罪而被撤銷緩刑,
或是沒有履行附帶條件(例如未履行賠償),
法院可撤銷緩刑,屆時仍須執行刑罰。
►三、緩刑會留下前科嗎?告訴你緩刑的好處!

✅緩刑期滿後,法律上就不算有前科。
✅緩刑期滿後,良民證上也不會再出現刑案紀錄。
但要注意:
🔔但在緩刑期間內,良民證仍會顯示刑案紀錄。
工作上有特別要求提供良民證的,請特別留意。
►四、爭取緩刑的法定條件

1️⃣判決刑度為兩年以下有期徒刑。
2️⃣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或前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執行完畢或赦免後,五年以內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
3️⃣法官認為以「暫不執行刑罰」較為適當。
►五、暫不執行為適當是什麼?瞭解這3個不成文條件,爭取緩刑

在實務上,法官會依據被告的態度與案件情節評估。
常見有利於緩刑爭取的因素包括:
✅坦承犯行。
✅已與被害人達成和解或積極賠償損害。
若符合上述情況,法官通常會認為被告「暫不執行刑罰」較為適當。
這也是在法院實務裡,不成文的規定哦!幾乎都要符合這些條件,才有緩刑可能。
►六、觸犯重罪仍有緩刑機會嗎?

⭕仍有機會!
即便所犯之罪其最低本刑為三年以上,
但若可以有法定減刑事由,經減刑後只要最終判決結果是低於兩年,仍有機會拿到緩刑。
⚖️ 因此,罪名本身並非唯一決定因素,最終還需視實際情況而定。
►七、律師大公開,告訴你爭取緩刑4大關鍵!

以下事項都是可以有效提高爭取緩刑機會的方式:
✅與被害人積極和解(最重要⚠)。
必須真的達成和解,只有和解意願還不夠
✅說明犯罪情節並非重大
強調犯罪情節輕微、是邊緣角色、非主謀或所穫報酬不高。
✅說明比起入監、為何更適合拿緩刑的理由。
✅主動表達願意接受附帶條件的緩刑,
如社會勞動或做公益捐款、上法治教育等。
►八、律師相關成功案例
<【緩刑】只能與一半的被害人和解,仍成功爭取緩刑!>
<【緩刑】洗錢罪(提供帳戶),成功爭取緩刑!>
►常見問題QA:緩刑疑問解析
❓問:緩刑期間最長多久、最短是多久?
💁♂️答:最短2年、最長是5年。
❓問:我認罪,而且跟被害人和解了,是否一定有緩刑?
💁♂️答:不一定。
如果你已並非第一次犯罪、犯罪所得金額也高、或者是主嫌,
那可以拿到緩刑的機會便會大幅降低。
❓問:緩刑一定要跟所有被害人和解嗎?
💁♂️答:不用。如果真的沒辦法跟所有被害人和解,也還是有機會!
相關文章可以參考:
<沒有和所有被害人和解有緩刑機會嗎?靠5點關鍵爭取到緩刑!>
❓問:要取得緩刑,有最關鍵、重要的條件嗎?
💁♂️答:認罪!與被害人達成和解!被判兩年以下!
❓問:我的案件是被釣魚的,沒有被害人,就沒機會取得緩刑嗎?
💁♂️答:如果沒有被害人,當然不用和解。但會建議捐一些錢,提高爭取緩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