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剖腹產後第18天|媽媽教室-寶寶哭哭我不怕分享】
✨【剖腹產後第18天|媽媽教室-寶寶哭哭我不怕分享】✨
今天月子中心下午有媽媽教室的課程,主題是「寶寶哭哭我不怕」。透過學習、結合自己的過去實戰經驗,整理了一些內容來和大家分享。
對新手媽媽來說,寶寶一哭往往就會讓人心慌慌,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好,甚至手忙腳亂,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寶寶哭泣是他們和世界溝通的第一種方式,並不代表一定有大問題。只要媽媽能慢慢學會分辨、冷靜應對,就能更有自信地陪伴寶寶。
———
👶🏻 認識為什麼寶寶會哭?
寶寶哭泣通常有幾種常見原因:
1. 肚子餓了:吃奶後就能安撫下來。
2. 尿布濕或髒:換掉尿布後會立刻舒服。
3. 想睡覺卻睡不著:常會有煩躁的哭聲。
4. 需要安全感:抱抱、輕拍、聽到媽媽的聲音就能安心。
5. 身體不適:例如肚子脹氣、發燒或異常哭鬧,這時要特別留意。
———
🌼 如何分辨哭聲?
🔹 餓了的哭聲:一開始短促、節奏快,越來越大聲。
🔹 困了的哭聲:邊哭邊打哈欠、揉眼睛。
🔹 尿布不舒服:帶點哀怨的哭聲,不會一下子很大聲。
🔹 需要安撫:哭聲沒有特定節奏,可能只是想要媽媽的懷抱。
🔹 異常哭鬧:哭聲尖銳、持續無法安撫,就要考慮是不是身體不舒服,需要就醫。
———
💡 媽媽的小技巧
• 先深呼吸:告訴自己「寶寶哭是正常的,我可以一步一步來」。
• 建立檢查SOP:餵奶 → 換尿布 → 抱安撫 → 檢查是否不舒服。
• 安撫方式:輕拍、包巾裹抱、白噪音、搖晃或唱歌,都能給寶寶安全感。
• 不必自責:哭泣並不代表媽媽做不好,而是寶寶在和你說話。
———
🔆 結語
「寶寶哭哭我不怕」不是因為哭聲會消失,而是媽媽慢慢學會了理解與陪伴。每一次的哭聲,都是寶寶在告訴我們他的需要。只要用心傾聽、耐心照顧,媽媽就能更有自信地陪伴寶寶成長。
———
#剖腹產 #剖腹產後第18天 #媽媽教室 #寶寶哭哭我不怕 #新手媽媽 #育兒日常 #寶寶安撫 #哭聲辨識 #媽媽不慌 #母嬰教養 #新手爸媽必學 #育兒小技巧 #母嬰教室 #親子互動 #寶寶需求 #安心育兒 #媽媽成長日記 #經驗分享 #知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