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
當公司宣布「資遣」:法律對雇主的設計保障
其實,法律對 雇主 也有設計保障,避免因為裁員而落入「資遣違法」或「支付過高金額」的風險。
資遣中的雇主保障包含以下:

1. 正當理由的保障
雇主只要依照《勞基法》第11條列舉的原因(如業務緊縮、虧損、轉讓、勞工不能勝任工作),就屬於合法資遣。
法院與勞工局審查時,會要求「證據支持」,例如:財報、營運狀況文件、人力調整計畫。只要事先準備,雇主就能降低日後爭訟風險。
2. 遵守程序即可免爭議
雇主若依規定提前通知,就不會構成「違法解僱」。
若涉及「大量解僱」,雇主只要完成通報及協商程序,即享法律保障,勞工無法再以「程序瑕疵」來提告。
3. 資遣費的「上限」設計
新制勞退下(2005年7月1日以後制度),資遣費最高 只需支付6個月平均工資,避免雇主在資遣長期員工時背負龐大金額。
4. 減少「不當解僱」爭議的措施
雇主可在資遣前,進行「勞資會議」或「內部協商」紀錄,留下「溝通程序」的文件,日後若進法院,有助證明裁員非惡意。
透過調解或和解,雇主可一次性了結爭議,避免長期訴訟影響公司形象與成本。
5. 勞保與就業安定基金的協助
若勞工被資遣,失業給付及職業訓練補助,均由 勞保局與政府支應,雇主不需再額外負擔。
政府對大量解僱的企業,部分情況下還提供 轉型或安置計畫補助,可降低企業壓力。
法律並非只保護勞工,對雇主而言,只要符合 正當理由 + 完整程序 + 符合支付標準,就能安心資遣員工,不會被認定為違法解僱,而且制度設計上也設有資遣費「上限」與政府補助機制,避免雇主在轉型或經營困難時雪上加霜。
無論您是雇主還是勞工,若遇到「資遣」相關問題,歡迎聯繫預約諮詢,由律師給您最專業的協助!
-
當公司宣布「資遣」:勞工應該知道的權益保障
小林在一家電子公司服務十多年,一直兢兢業業。某天,公司突然通知因景氣不好必須裁員,小林便被列入資遣名單。雖然公司承諾會發給資遣費,但小林卻對這樣的處置感到錯愕,甚至懷疑公司是否符合合法資遣的要件?
-
加熱菸有條件解禁!哪些法律風險你不能不知道?
想像你在便利商店看到:「加熱菸已經有賣了耶?」
店員笑回答:「對啊,不過只有這14款可以,其他還是違法的!」
這就是加熱菸「正式有條件解禁」的背後真實情境。 -
抽血換學分?從台師大女足事件談人體研究與學生權益保障
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捲入「抽血換學分」爭議,引爆社會輿論。根據媒體與學生陳述,女足隊員需定期配合抽血、體脂測量等身體檢測,以符合運動訓練研究要求;但學生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