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專欄
中醫觀點下的「轉骨調理」
「轉骨」是指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後,透過適當調養,使筋骨發育順利、體質更趨健壯的過程。中醫認為,青春期是「腎氣逐漸充盈」的重要時期,腎主骨生髓,若能在此階段適當補益腎氣、健脾和胃、疏肝理氣,將有助於身高發展、骨骼強健及免疫力提升。
轉骨的意義
1.促進生長潛能:協助骨骼與肌肉發育,使身高體型達到最佳表現。
2.改善體質:調整虛弱、容易疲倦或易感冒的體質。
3.增強免疫:提升抵抗力,減少反覆感染或過敏現象。
4.平衡情緒:青春期荷爾蒙變化劇烈,中醫調養有助於疏肝解鬱,穩定情緒。
適合調理的時機
•女生:約 11–15 歲,初經前後
•男生:約 12–17 歲,變聲期前後
(仍需依個人體質、發育情形,由醫師專業評估)
•生長板關閉前:轉骨期在骨齡滿16歲(女生)或18歲(男生)時結束,生長板閉合後就無法再長高。
標的身高
✅ 預估男孩將來的身高:〔(父親的身高+母親的身高)+12〕/2
✅ 預估女孩將來的身高:〔(父親的身高+母親的身高)-12〕/2
常見中醫調養方式
•中藥方劑:依據體質差異,選用補腎健脾、養血疏肝的方藥。
•藥膳食補:如山藥、枸杞、黃耆、杜仲等,適量入膳輔助。
•針灸調理:部分青少年伴隨消化不良、睡眠不佳,可透過針灸改善脾胃功能、調整自律神經,促進生長發育。
•結構治療:青少年在快速成長過程中,常因姿勢不良、書包過重、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手機,造成脊椎或骨盆歪斜,進而影響骨骼發育。
透過結構治療,可協助:
✅ 調整脊椎與骨盆位置,讓骨架端正生長
✅ 改善肩頸僵硬、駝背、脊柱側彎等問題
✅ 減少運動傷害與生長期疼痛(如膝痛、腰痠)
注意事項
•個體差異:並非所有孩子都需要「轉骨方」,過早或過度補益,反而可能導致肥胖、青春痘或內分泌失調。
•醫師評估:務必由合格中醫師診斷後,再進行個別化治療。
•生活習慣:充足睡眠(最好十點前上床睡覺)、規律運動與均衡飲食,依舊是影響生長的重要因素。
✅ 建議家長在孩子進入青春期時,諮詢專業中醫師,依照體質與發育狀況調整,才能安全有效地發揮「轉骨」的最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