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紀錄
磁磚鼓起怎麼處理?從原因、檢測到修復全解析
一、什麼是「磚面鼓起」?為什麼會發生?
答:
磚面鼓起(又稱膨拱、鼓包、起拱)是指貼在牆面或地面上的磚面因為黏貼底部或環境因素失衡,使磚片與底層黏著不良,局部脫離或隆起的現象。
會造成表面不平、易積水、影響美觀,甚至帶來安全隱患。
常見原因包括:
- 底層水泥或砂漿濕度太高、未充分乾燥
- 粘著劑與黏貼方式不對(混合比例錯誤/黏著劑品質差/塗抹不均)
- 未預留伸縮縫/接縫不足
- 溫度變化大,建材熱脹冷縮幅度差
- 潮濕/滲水問題(防水層失效、外牆/地面滲水)
- 基層不平、有空鼓或結構木框/牆體支撐不穩
二、自己判斷/DIY檢測的方法
在即刻請專業幫忙前,可以先做以下幾步檢測,判斷問題範圍與緊急性:
- 敲擊測試:用指節或小木棒輕敲磚面,有清脆的空心響聲表示底下有空隙
- 觀察磚邊/縫隙:看有無裂縫、縫隙變大或脫落
- 視覺檢查:表面是否翹起、變形或彎曲
- 檢查潮濕狀況:如牆角、地與牆交界處、水管附近是否有滲水跡象
- 觀察環境:極端溫差或長期潮濕是否常見
三、修護後注意事項與保養
- 保持通風,避免濕氣累積
- 定期檢查接縫的勾縫料是否剝落、裂開
- 如有滲水或水管問題,應同時處理
- 避免突然的極端溫差(例如暖氣+冷氣+陽光直射)
- 修護完成後,留意是否有二次鼓起現象,如有須回到底層做進一步處理
四、結論
磚面鼓起是常見但不宜忽視的問題。
提早偵測與修復,不僅可以避免美觀受損,也能防止滲水與結構問題惡化。
👉 若你遇到磚面鼓起的狀況,歡迎 聯絡我們/安排免費現場勘查,我們可提供最合適的修護方案。

△ 修繕前

△ 修繕中

△ 修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