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
新手老闆最常踩的 5 個開店坑:從製冰機到冰箱的真實血淚教訓

新手老闆最常踩的 5 個開店坑:從製冰機到冰箱的真實血淚教訓
設備不是一次性支出,而是長期成本的起點。避開五大坑,讓你的店少走三年冤枉路。
🏁 前言:為什麼「坑」比設備還要多?
這些年我在餐飲現場裝機與維修,見過太多「只求快上線」的決策,半年後不是停冰就是爆電費。你以為省下的是成本,結果賠掉的是營運。先釐清你的開店藍圖:設備不是一次性支出,而是長期成本的起點。
想先做功課,建議從我們的 製冰機租賃價目 與 常見問題 開始;若你還在選冰型,冰型解析 與 4 大冰型租賃方案 會更直覺。
⚡ 坑 1:以為「便宜二手機」= 省錢
某位新手老闆花 $20,000 收二手機,自覺撿到寶;半年後壓縮機陣亡、維修 $15,000 起跳,最後還是重買新機。同一個坑跌兩次。原因很單純:來源不明、壽命剩一半、耗電高。若你資金有限,租賃常是更務實的起點(特別推薦傭冰團新機租賃的服務,含保養維修、不怕一次性重傷),可對照 租賃方案與價目。
項目 | 二手機(短省) | 新機(長心) |
---|---|---|
購入 | $15,000–$30,000 | $50,000–$80,000 |
耗電 | 高(+20–30% 常見) | 省電(新款更優) |
壽命 | 1–3 年 | 8–10 年 |
保固 / 維修 | 幾乎無 / 高 | 1–2 年 / 低 |
要買二手?至少檢查:壓縮機年份、產冰盤、保養紀錄;更穩的是先看 企鵝牌直購 與 租賃比較。
⚡ 坑 2:忽略耗電,電費單讓笑容蒸發
餐飲三巨頭電費:製冰機、冷藏、冷凍。它們 24/7 運轉,沒算進去,第二個月帳單會把你叫醒。
設備 | 月耗電估 (kWh) | 電費估(每度 $3.0) | 註 |
---|---|---|---|
製冰機 50kg/日 | 150–200 | $450–$600 | 夏季更高 |
製冰機 100kg/日 | 300–400 | $900–$1,200 | 二手常翻倍 |
冷藏 500L | 100–150 | $300–$450 | 24 小時 |
冷凍 500L | 200–250 | $600–$750 | 低溫負載大 |
小提醒:冷凝器積塵會讓耗電暴增 20–30%。半年清一次,省錢又穩定
⚡ 坑 3:只抓「眼前量」,旺季一定崩盤
製冰是循環,需要時間補產。只抓平日量,暑假與週末就會缺冰。
估算公式:
每日所需產冰量 =(日杯數 × 每杯冰量)× 1.5 安全係數
例如:300 杯 × 0.25kg × 1.5 ≈ 113kg/日
→ 建議選 100–120kg/日 以上機種,而不是 50kg。
實際案例店家種類與容量機行推薦可參考這篇: 開店設備必備!小型店家該選哪一款製冰機?
不確定選哪種冰?月型冰最親民、方冰保留風味、碎冰最強貼合(依菜單用途與賣相而定)。快看 冰型解析 。
⚡ 坑 4:不做保養,以為「還有在出冰就好」
冰塊是直接入口。忽略水路與殺菌,早晚出事,還會被一星評論打到。我們通常建議:製冰機半年一次、冰箱 / 冷凍櫃每年一次。把保養交給專業,你專心做生意;若走租賃,保養多半含在月租。細節請見 租賃價目 與 FAQ。
⚡ 坑 5:低估「安裝與售後」的重要性
網拍價便宜,但把機器塞在油煙旁、通風不足、排水不良——三個月就跳機、產冰腰斬。設備不是買回來就結束,還有:
- 安裝環境:通風 / 排水 / 電源規格
- 售後速度:零件供應、到場時效
- 保固範圍:是否含上門檢修
買斷 vs 租賃(售後角度)快速比:
項目 | 買斷(單打獨鬥) | 租賃(含服務) |
---|---|---|
初期成本 | 高($50,000–$80,000) | 低(月租 $2,000–$3,000 起) |
保養 | 自費與自管 | 多半含定洗保養 |
維修 | 自找廠商、費用不定 | 非人為故障多免收 |
停機風險 | 高 | 低 |
想要「買的是安心」而不是孤單,SLA 與到場時效先談清楚。需要協助規劃可直接 加 LINE 諮詢。
📌 總結:省錢 ≠ 買便宜,而是少踩坑
- 二手機不一定省:來源不明+高耗電,常是延遲爆雷。
- 電費才是大魔王:選能效、做清潔,長期才叫省。
- 產能要留餘裕:用旺季思維選機,不讓小機器卡住大生意。
- 保養是投資:半年一次,換來穩定與口碑。
- 售後比價格重要:設備會壞,可怕的是沒人修。
如果你正在準備或剛開店,建議這樣走:
— 傭冰團 ICE-RENT|製冰機專家|大台北在地維修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