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晴看版
2025-08-27【衛生局邀約本所心理師撰文分享-家庭照顧者】-照顧路上的寶珍姐--從一定要撐,到要先照顧自己
陳麗娟諮商心理師
清晨五點,天還沒亮,廚房裡已傳來鍋鏟與炒菜鍋碰撞的聲音。寶珍姐一邊煎著蛋、一邊張羅著父親的早餐和藥包。她是一位五十歲的清潔工,住在中部海線的老公寓裡,每天工作八小時,晚上還要照顧臥床的父親。
「每天都很累,但我知道,我不能垮。」她這麼說,眼神堅定。
……………
「我不是護士,也不是醫生,但我是他唯一的依靠。」
三年前,寶珍姐的父親中風,半身癱瘓,從此行動不便、語言能力退化。那年她剛經歷丈夫離世,兒子在外地讀書,整個家只剩她和父親。
原本家中經濟就緊,請不起外籍移工,只能靠她一人打理。早上五點起床,幫父親翻身、清理便盆、餵早餐,再趕去工作。傍晚回家後繼續照顧父親的飲食、簡單肢體關節活動、擦澡。
「我不是護士,也不是醫生,但我是他唯一的依靠。」她說這句話時,沒有悲情,只有責任感。
但這份責任,沉重得像一座山,壓在她日漸駝背的肩膀上。
……………
忍不住掉下的眼淚,是為了自己
有一晚,寶珍姐在幫父親換尿布時,父親因病痛而情緒暴躁,不停罵她沒弄好。她終於忍不住,在浴室放水的聲音裡悄悄掉淚。
「我不是不想堅強,是太累太累了。每天都像在打仗,日復一日的也不知會持續至何時,沒有人知道其實我也需要被關心。」
那一晚,她第一次正視自己的情緒。不是懦弱,也不是自私,而是她終於明白:再有愛的人,也需要喘息;再堅強的照顧者,也會有崩潰的時刻。
……………
從「一定要撐」到「要先照顧自己」
寶珍姐的轉變,來自一次社區長照據點的活動。她原本只是想去領份便當,沒想到那天聽了一場家庭照顧者支持講座,讓她內心產生了劇烈共鳴。
「那位社工說,照顧者不能只把自己當工具,我們也是活生生的人,也需要被照顧。那句話敲醒了我。」
她開始學習讓自己喘口氣。她利用長照2.0的喘息服務,每週請居服員來家裡幫忙半天。那半天,她會去公園走走、泡個澡,或只是靜靜坐在便利商店裡什麼也不做。
「一開始會覺得愧疚,好像丟下爸爸。但後來發現,只要我心情好,體力夠,照顧他的時候也比較不會發火。對我們兩個,其實都比較好。」
……………
不只是照顧,更是一種互相陪伴的愛
這幾年,寶珍姐的生活依然辛苦,但她不再是一個人在承受。
她加入了由社福單位辦理的照顧者支持性團體,和其他家庭照顧者分享經驗、彼此加油打氣。她學會觀察父親的情緒,理解老人的無助與害怕,也學會放過自己,不再追求完美照顧。
有一次,她幫父親擦背時,父親忽然抓住她的手,含糊地說了句:「謝謝妳,寶珍…。」
那一刻,寶珍姐的眼淚再度掉下來,不是為了委屈,而是為了被理解。
……………
寫給每一位家庭照顧者:你不是一個人
「把自己照顧好,才有能力去好好照顧家人。」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寶珍姐三年來用汗水、眼淚和愛體會出來的真理。
她希望所有像她一樣的家庭照顧者都記住:不是你撐得久,就表示你夠堅強;而是你願意求助、願意休息,那才是真正的韌性。
這條照顧的路很長,有時孤單、有時黑暗,但當你願意好好對待自己,也就點亮了陪伴家人的那盞燈。
……………
每一位家庭照顧者,都是平凡生活中的超人。請記得,你的努力值得被看見,你的辛苦值得被尊重。而最重要的是,請好好照顧你自己。
-
2025-09-30「勞工局心理諮商方案」,因應經費運用調整,第一階段諮商服務延續受理
第二階段服務申請暫停受理,感謝民眾的配合與支持!
-
2025-08-13「勞工局心理諮商方案」將於114/9/30 暫告一段落
原定至114/12/31的勞工局心理諮商方案,因勞工局經費用罄,服務將於114/9/30 暫告一段落,感謝民眾的配合與支持!
-
2025-07-18 重返記憶的時光隧道-弘道福氣長青快樂學堂懷舊團體(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邀約)
【昕晴空間近期活動剪影】這次,昕晴空間來到「弘道福氣長青快樂學堂」
童年的尪仔標、年節的紅包、竹篩上的祝福圖騰、熟悉的農民曆……那些陪伴成長的記憶,在團體中悄悄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