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關於汽車隔熱紙透光度一次看懂!
最新消息|汽車隔熱紙「透光度 VLT」一次看懂
70%、50%、35%、20%、5% 到底差在哪裡?怎麼選才安全、合法、又舒適?這篇用最直覺的方式說清楚。
什麼是透光度(VLT)?
VLT(Visible Light Transmission)=可見光穿透率,數字愈高、看起來愈亮;數字愈低、越有隱私與遮光感。
判定對象是「玻璃+隔熱紙的整體」,不是只看膜的標示數值。不同車款原車玻璃 VLT(通常約 70–85%)會影響最後檢測結果。
- 100%:近似無膜,最明亮、無遮蔽。
- 80%:清楚明亮、夜間能見度佳。
- 60%:兼顧舒適與視線,多數駕駛好適應。
- 40%:明顯降眩與隔熱感、隱私提升。
- 20% / 5%:隱私極佳,但夜間、雨天與地下室環境需更留意視線。
台灣路權法規(選擇前一定要看)
車窗位置 | 最低建議透光率(VLT) | 說明 |
---|---|---|
前擋風玻璃 | ≥ 70% | 確保駕駛正前方視線清晰,夜間行車更安全。 |
前側窗(駕駛/副駕) | ≥ 40% | 兼顧側向視野與辨識度,臨檢常見檢測部位。 |
後座與後擋玻璃 | 彈性較大 | 可依隱私與使用情境選擇較低透光度。 |
以上為交通部最新建議方向;實際認定以當場量測為準。若原玻璃偏暗,前側窗選 60%~70% 的膜更容易確保裝貼後仍 ≥ 40%。
透光度 ≠ 隔熱力:為什麼 70% 也能很涼?
隔熱表現主要看 紅外線阻隔率(IRR)/總隔熱率(TSER)。 奈米陶瓷與磁控金屬技術能在 高 VLT(60–70%) 下仍保有高 IRR,白天舒適、夜駕也安全。
常見情境與建議搭配
通勤均衡型(日夜都開)
前擋 70–80%/前側 60–70%/後座 20–40%
夜駕安全型(山路、雨夜、地下室)
前擋 70–80%/前側 70%/後座 35–50%
隱私/育兒型(後座兒童座椅)
前擋 70–80%/前側 60–70%/後座 5–20%
影響觀感與量測的 5 個因素
- 原車玻璃顏色:部分車款原玻璃帶綠/灰,會拉低最終 VLT。
- 車室配色:深色內裝看起來會比淺色再「更暗一級」。
- 環境光源:日照強時較亮,雨夜/逆光會更暗。
- 量測誤差:不同儀器、角度與溫度皆可能帶來 ± 誤差。
- 反射率:反射率過高會造成眩光或觀感不適,建議選擇低反射高隔熱材質。
FAQ|你可能也在意
標示 40% 的膜貼上去為什麼量不到 40%?
會影響 eTag、GPS、手機訊號嗎?
前擋一定要 70% 嗎?
奧斯卡選膜建議流程
- 確認法規區間(尤其前擋/前側)。
- 評估駕駛環境(夜駕頻率、雨地下室、是否載小孩)。
- 選材質(奈米陶瓷/磁控金屬)+看 IRR/TSER。
- 現場試色板比對(於戶外與地下室各看一次)。
- 完工量測存檔(方便之後驗證與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