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知健康
胃痛、胃脹氣不要忍!選擇減痛「照胃鏡」原因、治療一次看!
胃黏膜細胞像皮膚一樣脆弱,會擦傷、紅腫、流血!
當您覺得胃痛、悶脹、灼熱、吃不下,就習慣吃胃藥、胃散、胃乳片忍一下? 小心!可能是胃部黏膜正在發炎受傷,尤其,您戒不掉長期刺激性飲食(喜歡吃辣、吃甜食、喝咖啡、喝酒等)或是情緒困擾、長期壓力、藥物影響(消炎止痛藥、類固醇)、甚至細菌感染,都可能造成胃壁的黏膜受到傷害!
但胃部不像皮膚能看得到哪裡破皮、受傷,而是用疼痛、不舒服感覺來反應,也有可能無明顯症狀,就容易疏忽發現、治療,增加癌變風險!與其一再忍耐,不如及早安排胃鏡檢查,看清楚實際受傷狀況、對症治療,才能真正守護胃部健康。
目錄
1.您的胃痛是急性還是慢性?
2.為什麼要照胃鏡?
3.怎麼知道該選「健保」還是「自費」胃鏡?
4.怕痛的人,自費做無痛胃鏡更安心!
您的胃痛是急性還是慢性?
您是否有空腹或飯後會胃悶、胃痛、胃脹,時不時有反酸「火燒心」感覺?或常忍不住咳嗽、清痰習慣,亦或有口臭找不到原因很困擾? 胃部不適,有些人吃個胃藥會好轉,有些人卻始終無法根治,反覆發作。其實,這背後的原因,可能是「急性」或「慢性」胃炎引起,而兩者差異很大!
✔急性胃炎:來得突然,短期發作
胃在人體的上腹部,若出現絞痛、痙攣,且噁心和想吐感覺來得又快又急,可能是急性胃炎,引起胃炎常見原因,包含不良的飲食習慣、空腹吃止痛藥、長時間服用類固醇引起胃壁黏膜刺激反應,或是長期有焦慮、壓力困擾,間接影響胃酸過度分泌,造成胃痛、胃悶狀況。
✔慢性胃炎:不易察覺,反覆發作
若急性胃炎沒有及早治療、妥善處置,就可能演變成慢性胃炎,長時間出現胃悶、胃脹、消化不良、嗳氣、打嗝等症狀,千萬別覺得只是「痛一下」而已,若拖著不處理,久而久之胃部容易形成糜爛、潰瘍、出血、穿孔等狀況,且若不小心感染幽門桿菌,這時胃部黏膜受損,胃壁細胞和胃主要細胞被破壞,就容易形成萎縮性胃炎,增加胃癌病變的風險。
若有持續性的胃痛,別只靠胃藥止痛,這時候透過「胃鏡檢查」有效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為什麼要「照胃鏡」?
可以一次看清楚食道、胃部、十二指腸發生甚麼事!
不論是反覆性的胃痛、脹氣、胃食道逆流,或突然出現胃部不舒服狀況,都建議考慮「胃鏡檢查」透過內視鏡仔細、直接觀察胃部黏膜真實狀況,加上腸胃專科醫師更精準診斷,檢查過程中可進行組織切片化驗,若擔心感染「幽門桿菌」也能同時檢驗,快速找出胃痛的真正原因,並針對疾病加以治療,同時避免反覆用藥,有效幫助胃部儘快恢復健康狀態。
森朗醫學提供健保、自費無痛胃鏡服務,歡迎有需要的民眾,來電02-2508-0005或加入LINE好友進一步諮詢。
怎麼知道該選「健保」還是「自費」胃鏡?
想知道自己是否符合健保給付,可以做胃鏡檢查,還是需要自費照胃鏡,可以先預約【腸胃門診】由陳冠仰醫師、朱正心醫師都能為您評估症狀,經醫師判斷有醫療檢查必要性,就可選擇健保給付的胃鏡檢查,若是對胃部健康有疑慮,想安排胃鏡檢查,歡迎諮詢相關健康檢查服務!
怕痛的人,自費做無痛胃鏡更安心!
若擔心胃鏡檢查會不舒服、怕疼痛無法忍受,也可自費選擇「無痛方案」安心麻醉,在睡著的情況下進行檢查,大幅減少緊張或不適,全程也有專業麻醉護理人員,及時監控生理徵象變化,提高檢查安全性。
如果您還想知道「照胃鏡」更多細節,歡迎加入LINE好友諮詢!
-
我有「腸躁症」嗎?一次整理原因、症狀、治療建議!
每當緊張或出門時,是否總是上演「跑廁所」小劇場,伴隨腹絞痛、脹氣等不適?這些反覆出現、卻找不到明顯原因的腸胃困擾,讓您不禁懷疑自己是否得了「腸躁症」,尤其拉肚子和便秘反覆交替出現,但只要上個廁所就能暫
-
睡不好跟「腸胃」有關係? 這一篇拆解你的失眠原因、找到睡飽秘訣!
台灣每5人就有1人有失眠困擾!值得注意的是長期睡眠不足,不僅影響白天精神狀況,更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下降、身體慢性發炎、腸胃功能失調等疾病風險,且睡眠與腸胃功能的關係密切
-
大腸鏡、照胃鏡有健保給付嗎?做一次多少錢,還需要負擔那些費用?
無論是因腸胃不適、醫師建議,或是定期健康檢查,在安排大腸鏡、胃鏡之前,大家除了關心檢查地點離家近不近,推薦腸胃專科醫師是否專業,或是否需要舒眠無痛麻醉減少不適感,還有更重要的問題是:「做一次要花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