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誌
什麼是「黃金法則」?
最近看到我的老師寫「混沌魔法到底有沒有業力」的分析,這讓我想到另一套更有趣的理論。在傳統的靈性與宗教系統中,「報應」或「業力反噬」常被視為人類行為的審判機制。但身為混沌魔法實踐者,我們拒絕那種把宇宙擬人化為有道德傾向的法官。我們不相信天上有神在記帳,也不相信詛咒一定會帶來三倍報應。然而,我們並不否認「行為會帶來後果」這件事。只是我們用不同的語言去描述它,比如:心理場域、自我投射、能量系統、同步性錯位、場景結構反饋。以上這些名詞都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看到底人們所說的「業力」是什麼。
混沌魔法最核心的信條是:「信念即工具,實相是可塑的。」但你若忘記這句話的下半段,你就會在「信念製造的陷阱」中破產。我看過不少自稱會通靈的人,大部分都只是在自我投射,當一個人分不清楚真實與虛幻,那就是最大的風險。接下來我會用「黃金法則」來解釋原因。
什麼是「黃金法則」?它不是道德命令,而是我們和宇宙之間的信用借貸機制。黃金法則不單純以「善良」作評判標準,而是一個人的「信用行為」。你怎麼對待他人,宇宙就怎麼定義你的角色與信用額度。一個人在對他人、對世界的互動中,會持續釋放出一種能量訊號。
這些訊號就像宇宙的信用評分資料,被記錄在你和現實之間的交互網絡中。如果你今天尊重他人的選擇,你的信用就會上升;反之若你惡意操控、詛咒、消耗他人,信用就會慢慢透支。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壞人」始終沒有遭到懲罰,因為他的信用還沒破產;有些「好人」卻日子過得艱難,這可能是因為他曾經做過的事,導致他信用破產,所以運勢一直起不來。當一個人刻意忽視後果,宇宙就會進入「風險調整狀態」。你會發現你的機會開始減少、貴人逐漸遠離、靈感與動力枯竭、小衰變大衰,嚴重的可能產生精神方面的問題。這不是神罰,而是宇宙系統的自然反饋。
當你用黃金法則尊重他人,不是出於懼怕報應,而是因為你在投資你自己的心理場與能量邊界。你對他人的不信任,會強化你對世界的偏執。你施加操控與詛咒,會在潛意識中引發焦慮與「等待反擊」的過度預期。當這些預期與焦慮無法外化,你會開始自我破壞或吸引混亂能量進入生活。這就是心理層的反噬,是你投射出的「內在敵人」,成為你現實中的障礙物。這就是為什麼我說「分不清楚自己是否會通靈還是投射」的人是高風險族群。
這類人往往無法區分「靈感」、「直覺」和「投射」,他們可能真的有高度的感知力或通靈潛能,但缺乏訓練和檢驗機制,容易把自己的慾望、恐懼、創傷記憶投射出來,誤認為是神明或靈體的訊息。真正的通靈一定是可以被檢驗的

混沌魔法說「信念可以創造實相」。但這類人的信念過於強烈,容易變成現實扭曲場,他們會無限制強化自己的主觀現實,並以此作為壓制他人或正當化行為的工具。這就是「靈性自戀 + 通靈妄想 + 混沌理論錯用」的危險組合。他們也容易精神解構(Ego Dissolution)卻無法重建自我,在過度冥想、出神、靈異接觸、魔法儀式中,他們會體驗到自我邊界的消融,但這類人沒有穩固的自我結構,一旦自我消融後,重建出來的是更破碎、更狂熱的幻象,不是更穩定的真我。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不鼓勵他人隨意嘗試通靈。當你是這種高風險族群時,很容易被自己召喚的存在反噬。無論這些存在是真實靈體、心理投射、還是混沌意象實體,只要你持續賦予能量與情感依附,它們都會逐漸擁有「自主權」。如果你不能控制這些「心理能量實體」(具現信念),它會反過來主宰你。
我再重申一次,真正的神諭,不會讓你逃避責任,而會推動你承擔生命中的創造權與行動力


那我們該如何使用黃金法則修補我們的信用評價呢?信用當然不是永遠損毀的,只要你還願意負起「作為一個行動者」的責任,就能修補你與宇宙的連結。
1、真誠地還債:主動修補人際裂痕、向你曾詛咒的對象釋放理解與中立能量。
2、減少操控,回歸觀察者視角:從「我如何改變現實」轉為「我如何與現實共同和平相處」。
3、重新建立微小的信任儀式:每日進行小而確實的行動,如幫助一個人、守信、尊重身邊的存在者。
4、停止對宇宙開空頭支票:不要再許下你無法實踐的願望,也不要透支未來運勢來做當下的快感交易。
最後我想說,看完這篇文章的朋友,你們不一定要相信黃金法則,因為你不是為了做個好人才守黃金法則,你是為了讓自己能活得漂亮、活得有力、活的開心。黃金法則不是約束你,而是幫你維繫與宇宙之間的動態信用合作關係。你可以混沌,但不要讓宇宙覺得你是「違約者」。你可以詛咒、你可以怒吼、你也可以反抗命運,但請知道,你的每一份行動都在寫你的信用履歷表。
#黃金法則 #宇宙 #混沌魔法 #混沌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