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專欄
中醫治療乾眼症
47歲的徐小姐為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平日上班使用電腦辦公,下班拿著手機追劇、看影片、瀏覽FB,每日使用3C產品時間超過8個小時,且經常熬夜失眠。最近時常眼睛乾澀,痠脹感明顯,甚至眼內偶有刺痛感,去眼科診所檢查,眼科醫師告知有輕度的乾眼症,並囑咐點人工淚液,但經常有點有改善,沒點眼睛又開始不舒服,故來本院求助,李醫師告訴她,人工淚液只能治標,根本原因是妳沒有善待妳的眼睛,並持續透支妳的身體。
淺談乾眼症
乾眼症在台灣的盛行率超過3成,以往是老年人才會出現的疾病,近年來因各種3C產品的進步,用眼習慣、環境因素、配戴隱形眼鏡等影響,臨床上乾眼症的發病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
乾眼症是由於眼睛內的淚液分泌量不足、淚液蒸發過多或淚液分佈不均勻,導致眼睛表面無法保持濕潤。除了眼睛乾澀外,常見症狀如眼睛刺痛、紅、癢、畏光、代償性流淚等,眼科醫師也會針對不同的類型,給予人工淚液、類固醇眼藥水等治療。
中醫看乾眼症
中醫的古代的經典《素問》提到:「肝受血而能視。」「久視傷血。」以中醫的角度來看,眼睛舒適與否,主要跟身體的營養物質能不能有效的滋潤眼睛,造成的原因分為三類:
一、消耗過度,損傷陰血:包括3C產品使用過度,久視傷血;熬夜、失眠、睡眠不足,耗傷陰血。喜歡吃炸、烤、辣的等燥熱食物,也會損傷陰液等。
二、養分不足:因飲食不節,腸胃消化的功能變差,脾胃氣虛,養分不足,能供應到眼部的養分也變少。
三、輸送路徑阻塞:身體有很多管道、經絡能把氣血養分送到眼部,路徑只要有阻塞,能供應眼睛的養會跟著減少。阻塞的原因有可能是外傷引起、姿勢不良、情緒波動等,常見的包括頸部僵硬、胸口悶痛等。
中醫治療乾眼症
中醫在治療乾眼症上的優勢在全身調理和局部針灸緩解。經由醫師診斷後,開立適合病患體質的處方,以達滋養肝血、補腎填精、調理脾胃、疏通氣血經絡等全身的調理,做到治本。利用針灸以環緩解局部緊繃,疏通阻塞的經絡。另外,眼部週圍針灸加強局部眼睛循環、放鬆睫狀肌等效果。
總歸來說,預防勝於治療,治療當中生活作息調整、睡眠要充足、用眼習慣、姿勢調整、飲食配合等,都是必要的。平時的眼部保養如下:
- 適當熱敷眼部,溫度不宜太高
- 眼部周圍穴位(如下圖)可輕輕按摩,切記不可按到眼球
- 看3C產品一次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身體的姿勢也需注意
- 可多吃深綠色、藍紫色蔬果,例如藍莓、葡萄、菠菜、綠花菜等
- 平日可用1錢菊花、2錢枸杞泡茶,燜五分鐘即可。但要留意腸胃比較虛、常拉肚子的人則要少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