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
「告別不必鋪張,但要對得起他」——選骨灰罈時的心情整理
親人離開的那一刻,心裡常常還來不及準備好。
面對殯葬流程一項接一項,選骨灰罈這件事,有人覺得它只是一個容器,但對許多家屬來說,它是一種象徵——象徵思念,也象徵對這段關係的珍惜。
不求鋪張,但希望選得剛好
在接待家屬時,我們最常聽到的,不是:「有沒有最貴的罈子?」
而是:「他平常不喜歡高調,有沒有素一點、穩重的款式?」
或者:「我媽媽喜歡藍色的,妳這個湖水藍看起來很舒服。」
這些話語,其實都不只是挑選產品,而是家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整理情緒、延續連結。他們不是在「挑一個罈子」,而是在尋找一個安放情感的位置。
骨灰罈的選擇不像日常買東西,幾乎每個人都是第一次面對,有時心情沉重、時間也很緊湊。
在這樣的狀況下,很容易被推銷話術影響:某些殯葬業者會不斷強調「高級玉石」、「限量雕工」、「風水款式」等等,讓人覺得不買貴的好像就是對不起親人。
但真的是這樣嗎?
骨灰罈貴不代表好,看得懂更重要
市面上的骨灰罈從幾百元到上萬元都有,價格差異非常大。很多人搞不清楚差在哪,
其實絕大部分所謂的「玉石罈」都只是大理石仿玉,樣式雖多,但材質、細節、內膽設計、防潮效果才是最值得注意的重點。
我們見過太多家屬在匆忙中做了選擇,回家後才後悔:「罈子看起來很花,但其實一點都不像他的風格。」或者覺得:「我只是想簡單安放,不是要做表面功夫。」
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家屬其實都不是要買最貴的,而是希望挑一個符合親人個性、又能讓自己心安的選擇。
一個體面且安心的選擇,其實可以很簡單
選骨灰罈這件事,沒有標準答案。
有人選簡樸無紋的黑花崗,說:「爸爸生前低調,一切從簡最符合他。」
有人挑溫潤的青玉紋路,說:「這罈子的感覺就像媽媽,很安靜,很溫柔。」
也有人客製刻字,只寫下一句:「我會想你。」
骨灰罈不是買來給別人看的,它是你留給親人最後的安放與思念。
選得體面,不代表浮誇;選得剛好,就是一種告別的誠意。
如果你還在猶豫,可以先來現場看看,不急著決定。
若你有特別想要的樣式或風格,我們可以協助推薦,也能客製刻字。
我們的骨灰罈皆為工廠直營,價格公開透明,免除中間加價與推銷壓力。
我們相信,這不是一場「買賣」,而是一段真心告別的過程。
結語
選骨灰罈的當下,或許你心情沈重,也可能充滿思念與不捨。
但請記得——你不需要鋪張、不需要迎合別人眼光,只要「對得起他」與「問心無愧」,這一步,你就已經做得很好了。
不需要最快做決定,但可以自己選擇:你有權利說「我想先看看」,不需要急著在殯葬流程中倉促決定。
價格不是唯一重點:選一個符合親人個性的罈子,遠比追求價格高低來得重要。
。你做的選擇,不是浪費錢,而是給他的體面與你的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