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專欄
五十肩多久才會好? 五十肩治療|新竹五十肩治療
什麼是五十肩?
「五十肩」又稱為 肩關節周圍炎,常見於 40–60 歲族群。主要表現為肩膀僵硬、舉手困難、夜間疼痛,甚至連穿衣、梳頭髮都會受限。這是一種因為關節囊沾黏、發炎所導致的疾病,復原需要時間與耐心。
五十肩的典型復原期
五十肩通常可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持續時間不同:
急性期(疼痛期,約 2–3 個月)
肩膀疼痛明顯,尤其在夜間或活動時。
此時肩關節逐漸變得僵硬。
冰凍期(僵硬期,約 3–6 個月)
疼痛感可能稍減,但肩膀活動度嚴重受限。
連抬手、背手都變得困難。
恢復期(解凍期,約 6–12 個月以上)
關節活動逐漸改善,疼痛明顯減輕。
若配合治療,肩膀可逐步恢復正常功能。
👉 一般來說,五十肩完全復原平均需要 1–2 年,若缺乏治療或運動,甚至可能拖更久。
影響五十肩復原時間的因素
是否及早治療:早期接受物理治療,可縮短復原時間。
日常活動配合度:是否有持續做伸展與復健運動。
年齡與體質:年紀越大或有糖尿病患者,恢復可能較慢。
生活習慣:長期姿勢不良、過度使用肩膀,也會影響康復進度。
物理治療如何幫助五十肩?
物理治療能有效減輕疼痛、恢復活動度,縮短五十肩的病程:
徒手治療:治療師以專業手法鬆動關節、放鬆肌肉。
運動治療:設計專屬伸展與強化運動,幫助關節恢復靈活度。
儀器治療:利用電療、熱敷或震波,減緩疼痛與發炎。
日常保養小撇步
適度熱敷,幫助放鬆肩部肌肉。
每天進行溫和伸展(如爬牆運動、手臂擺盪運動)。
避免過度強硬拉扯或搬重物,以免加重發炎。
睡覺時可在腋下墊小枕頭,減少壓力與疼痛。
結論
五十肩並非「一輩子好不了」,只是需要 時間 + 正確治療。
一般而言,透過物理治療與復健運動,大多患者在 6–12 個月即可明顯改善,提早介入治療更能縮短病程,讓生活回到正常軌道。
👉 如果您正被五十肩困擾,建議尋求專業物理治療師評估,規劃專屬治療計畫,才能更快恢復健康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