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曜專欄
親人過世,敢動他帳戶的錢嗎?不懂這點恐揹刑責,夫妻更易踩雷!預防及規劃
親人過世,敢動他帳戶的錢嗎?不懂這點恐揹刑責,夫妻更易踩雷!預防及規劃
法律盲點:為何不能直接提領過世親人的錢?
權利能力終止:人一旦死亡,法律上的「權利能力」便隨之終止。這表示死者的姓名和帳戶都不能再被使用,其財產會立即轉變為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的遺產。
配偶不一定是唯一繼承人:雖然配偶是法定繼承人,但若死者的子女、父母、兄弟姐妹或祖父母在世,他們也具有繼承人身分,除非死者無子女、父母也已不在、且無兄弟姐妹或祖父母,配偶才能成為唯一繼承人。因此,在未獲得全體繼承人同意前,配偶無法單獨動用遺產。
配偶關係不代表具有代理權:即使配偶間依民法第1003條規定具有日常家務代理權或是生前有授權得代理,但夫妻關係於一方死亡後,生前的代理權也隨之終止。這代表配偶不能再像生前那樣替死者領錢來支付房貸、家用或醫療費用。
直接動用遺產的法律風險?
偽造文書罪:因為死者的名字已不能使用,任何以其名義進行的交易都可能構成偽造文書。
詐欺罪:銀行若知道帳戶持有人已過世,通常不會允許提領帳戶款項。因此,在未告知銀行實情的情況下擅自提領,可能構成詐欺罪。
侵占罪:將屬於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的財產據為己有,也可能構成侵占罪。
繼承遺產正確的處理流程與預防爭議的方法
正確的處理流程-完成繼承法律程序
完成繳納遺產稅或取得遺產稅免稅證明。
必須取得「全體繼承人的同意」,才能動用遺產。如果繼承人對於遺產分配無法達成共識,則必須藉由訴訟解決紛爭,在訴訟結果確定前,仍不得動用遺產。
預防爭議的方法
預立遺囑:這是最重要且有效的方法。死者可以在生前立下遺囑,明確指定財產的分配方式。更重要的是,可以指定配偶為「遺囑執行人」。遺囑執行人依法律規定,有權力處理所有遺囑相關事務,無須透過其他繼承人的同意。這能確保配偶在逝者過世後能合法且順利地處理財產,包含提領死者銀行帳戶內的款項。
保險規劃:透過保險規劃,可以在死者過世時,讓配偶直接向保險公司領取保險金。保險金的領取不需要經過其他繼承人同意,並可作為繳納遺產稅、預留生活費用或緊急預備金之用,大幅減輕生存配偶的財務壓力。
預作財務規劃:配偶雙方可討論將部分資金預留在彼此帳戶內,以減輕臨時的經濟負擔。
總而言之,提早進行財務與法律安排,尤其是預立遺囑和做好保險規劃,是為了家人留下的愛與保護,避免將來可能發生的經濟壓力及法律紛爭。
-
遺產規劃迷思大破解:5個錯誤觀念及正確做法
許多人對於遺產規劃存有迷思,以為某些方法可以節稅或避免繼承糾紛,但這些方法卻造成更多法律問題。本文舉五個常見的遺產規劃迷思,並說明這些錯誤觀念為何錯誤,以及正確的遺產規劃方法,以避免稅務損失、法律糾紛
-
財產該給誰?民法繼承人資格、順位、代位繼承與拋棄繼承全解析,預防糾紛保權益
本文詳細說明台灣民法所規定的繼承人資格與順位。除了配偶為當然的法定繼承人外,其餘法定繼承人依序為:直系血親卑親屬(親等近者優先)、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直系血親卑親屬如子女、孫子女,以親等近者優先繼
-
繼承陷阱!特留分遭侵害,房屋共有夢碎?法院判決這樣說!
當遺囑分配導致繼承人特留分遭侵害,受損繼承人可對分得較多遺產者行使扣減權。特留分是民法保障繼承人應得的最低遺產比例。以案例而言,甲遺產1200萬,B、C特留分各200萬,卻僅分得100萬,可向A請求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