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文章
【肌腱受傷,為什麼伸展反而更痛?】
肌腱受傷難免會出現疼痛、僵硬的症狀,像是旋轉肌發炎、網球肘、媽媽手這些問題都屬於肌腱受傷的情形,一般想要緩解症狀的第一個念頭不外乎是放鬆、伸展,但對肌腱受傷來說,伸展可能反而會讓你更不舒服!?
造成肌腱發炎、病變的原因
肌腱會發炎,通常和過度使用、訓練過量有關,在關節肌肉使用時肌腱會受到兩種負荷的影響:張力負荷(Tensile load )、壓力負荷(Compressive load)。
張力負荷是指肌肉收縮造成肌腱被拉伸的力,比如跑步時,阿基里斯腱就像彈簧一樣收縮伸展、收縮伸展;而壓力負荷則是指肌腱被拉伸時作用在近端骨突周遭的力,試著想像肌腱就像一個滑輪系統,軸心是骨突,當滑輪被拉伸時繃緊的繩子會對軸心產生一個壓力。
自然使用情況下,肌腱能適當抵抗這些負荷,但當有長時間的重複動作使負荷量劇增時,肌腱就會產生發炎,長時間反覆發炎刺激就有可能衍變結構病變的現象,這時肌腱就沒辦法承受過往的負荷,結構也會變得脆弱,這也是當肌腱受傷後負荷控制不當時容易症狀又發作的原因喔!
造成肌腱發炎的負荷
伸展對肌腱炎的影響
從上述我們知道肌腱被拉伸時負荷會增加,所以當肌腱炎時伸展會是緩解症狀的好方法嗎?顯然不是。
研究指出當肌腱在特定關節位置時,肌腱容易受到壓力負荷的影響,而這些特定位置其實正是該關節的伸展姿勢,例如:阿基里斯腱在踝關節背屈時腳跟上緣壓力最明顯、髕骨肌腱則在膝蓋彎曲時、肱二頭肌長頭在肩膀後伸的位置……,這些靠近近端骨突的肌腱除了接點(Insertion)容易演變成肌腱炎,周遭的滑囊、纖維軟骨也會受到壓力負荷而使肌腱炎、病變的症狀加劇,不當負荷肌腱當然也會影響恢復的進程。
容易造成肌腱壓力負荷的位置
可以怎麼緩解肌腱炎的症狀呢?
伸展是一個可以放鬆肌肉增加關節活動度的方式,但對肌腱炎、肌腱病變的個案,肌腱還無法承受負荷,且並沒有關節活動受限時,伸展其實並非必要,常常在臨床上看到如髕骨肌腱炎的個案,膝蓋被動彎曲測試沒有問題,這時伸展的意義就真的不大。
所以針對肌腱受傷的個案如果有疼痛、僵硬的情形,肌肉筋膜的放鬆或許比較不容易對肌腱產生負荷(前提是別死命按痛點XD,以及適當的肌腱運動,及早鼓勵個案活動才會對肌腱恢復有實質幫助,反而要特別注意休息太久對肌腱的恢復是扣分的喔,因為肌腱本身的功能就是傳遞力量,沒事做它就和周遭的肌肉功能慢慢退步了~
以阿基里斯腱炎的個案來說,這邊提供三個方式來促進肌腱恢復(影片為例)
1. 可以用滾筒、按摩球在靠近小腿度的肌腱以及肌肉處按壓放鬆,找找看有沒有緊繃酸痛的點,停留30秒再換下個位置。
2. 等長收縮運動,找牆壁支撐物扶著,做踮腳尖的動作,一次停留30~45秒,間隔2分鐘共5下。
3. 限制關節角度下等張運動,找牆壁支撐物扶著,踮腳尖在向上和慢慢放下來各3秒鐘,一回共15下,3~4回。
參考資料
Cook, J. L., & Purdam, C. (2012). Is compressive load a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ndinopathy?.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46(3), 163-168.
-
【#復健觀念|為什麼通常會優先處理「關節腫脹」?】
在受傷後的急性期,或是手術後的復原階段,關節腫脹常常是許多個案最直接的困擾。
特別是當伴隨紅、腫、熱、痛等明顯症狀時,更是專業人員在評估與治療上,必須優先處理與控制的目標! -
【旋轉肌撕裂要開刀嗎?4個你該知道的重要考量!】
旋轉肌是肩膀在動作時提供穩定的肌群,通常可能會因爲意外傷害或是自然退化而出現撕裂的狀況,但撕裂其實並不代表需要立刻開刀,有些患者即使撕裂可能並不會出現嚴重的疼痛或是影響到日常生活,但有些患者則會出現肩
-
【發炎,多休息有幫助?不能運動太難過了吧!3個組織發炎的復健觀念】
發炎,是求醫過程中很常聽到的詞。發炎是不好的現象嗎?其實不是,發炎反應是免疫系統抵抗病原體的正常程序,也開啟了組織修復的開關,但有時候發炎持續太久加上疼痛,難免讓人懷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發炎的時候我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