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文章
【嘿!其實仰臥起坐沒有那麼可怕】
以前曾風靡一陣子腹部燃脂的風氣,那時候許多人追求六塊肌的美觀,腹部訓練動作肯定有仰臥起坐,直到過去幾年,開始有專家指出這樣的訓練動作,對於某些人可能會造成腰椎的傷害,從此仰臥起坐成了時代的眼淚,而講到核心訓練棒式類型的動作成了大家的新寵,到底仰臥起坐會不會傷害我們的身體呢?它能訓練到我們的腹部肌群嗎?
反覆彎腰會傷脊椎嗎?
如果你心中尚未有答案,那我們可以先來看下方常見的兩派意見~
彎腰對脊椎不好:脊椎脊椎生物力學專家Stuart McGill曾主張不要彎曲脊椎來強化我們的核心肌群,像是傳統的仰臥起坐(sit-ups),因為他認為彎曲脊椎時會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在我們的椎間盤上,目前確實有些相關研究指出彎曲脊椎的姿勢會增加椎間盤的壓力,然而是否腰椎、下背痛和彎曲類型的訓練動作有直接關係,這部分並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但基於安全訓練,這類的專家普遍建議訓練時保持脊椎自然的曲線,不過度彎曲脊椎。
彎腰並不會傷害脊椎:對於一些物理治療師、動作學派來說,人體應存在多元的動作選擇,因為身體的傷害疼痛可能來自固定的動作模式,而脊椎本來即能彎曲、伸直、左右旋轉和側彎,所以像是彎腰撿東西、搬重物其實並不會造成立即的傷害。
對筆者來說,在目前研究證據尚未足夠的情況下,會比較支持動作多元性的這一派,也就是彎腰或是仰臥起坐類的動作並不會造成一般人什麼傷害,除非你本身就有結構性的問題(如:椎間盤突出),或是習慣仰賴彎曲腰椎動作的人,那自然就應該要先避免這樣的訓練動作,另外也有部分專家認為傷害與我們身體組織的負荷程度有關,當突然大量的訓練或是強度過高的動作,超過我們身體的負荷可能就會導致組織的受損。
仰臥起坐能訓練核心肌群嗎?
答案是….可以的!
剖析仰臥起坐這個動作,前半部的動作需要骨盆保持後傾,彎曲胸、腰椎直到肩胛骨離開地面時,這時會用到腹部肌群,如一般說的外層核心:腹內外斜肌、而當需要快速或是爆發的動作可能會徵召更多的腹直肌;後半段需要腰椎離開地面的力量,則主要靠髖屈肌(比如:股直肌、擴筋膜張肌等)。
所以對物理治療來說,假設今天檢查評估下來,個案的腹內外斜肌的收縮功能需要訓練,那前半段的仰臥起坐其實就是一個適合的訓練動作,但相較於以往一分鐘要拼命做好幾下,想要訓練肌肉的穩定能力建議收縮到最大範圍,持續hold住5-10秒多次數,並保持住骨盆後傾,會是比較針對神經肌肉控制的訓練方式哦!
總結
每個訓練動作都有它的目的,不管是仰臥起坐、彎腰搬重物它本身都沒有錯,我們該思考的是這個動作適不適合你、做起來夠不夠有效率。
-
【#復健觀念|為什麼通常會優先處理「關節腫脹」?】
在受傷後的急性期,或是手術後的復原階段,關節腫脹常常是許多個案最直接的困擾。
特別是當伴隨紅、腫、熱、痛等明顯症狀時,更是專業人員在評估與治療上,必須優先處理與控制的目標! -
【旋轉肌撕裂要開刀嗎?4個你該知道的重要考量!】
旋轉肌是肩膀在動作時提供穩定的肌群,通常可能會因爲意外傷害或是自然退化而出現撕裂的狀況,但撕裂其實並不代表需要立刻開刀,有些患者即使撕裂可能並不會出現嚴重的疼痛或是影響到日常生活,但有些患者則會出現肩
-
【發炎,多休息有幫助?不能運動太難過了吧!3個組織發炎的復健觀念】
發炎,是求醫過程中很常聽到的詞。發炎是不好的現象嗎?其實不是,發炎反應是免疫系統抵抗病原體的正常程序,也開啟了組織修復的開關,但有時候發炎持續太久加上疼痛,難免讓人懷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發炎的時候我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