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文章
【為什麼有時肌肉緊繃拉筋沒有效?】
當肩頸緊繃酸痛時,你會怎麼做呢?我想「伸展」或是「拉筋」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吧!伸展筋骨確實能幫助我們舒緩不舒服,但有時不管怎麼拉卻都不見起色,這背後難道隱藏著什麼原因嗎?這次讓我們來釐清緊繃和拉筋的關係~
緊繃,是一種主觀感受
「身體緊繃嗎?那你要試著伸展這裡~」,諸如此類的說法可能已經讓大家把緊繃和拉筋畫成等號,因為緊繃讓我們身體卡卡的所以要拉筋,拉鬆就不會緊了,這樣的說法其實是有些問題的。
緊繃並不等於身體活動度受限,想想一位身體活動度很大的瑜珈老師,你認為瑜珈老師會不會有身體緊繃的問題?當然也會,有時緊繃感和我們的關節活動度並沒有絕對的關係,緊繃就像疼痛一樣是身體給我們的訊號,而身體活動度在我們測試或是兩邊比較關節動作前,你怎能確定它是卡的呢?
為什麼會覺得緊繃 ?
當我們太久沒運動去騎腳踏車,隔天起床時雙腳的緊繃可能來自使用過度;擔心被主管罵的上班族,會議報告前前肩頸堅硬的原因可能來自焦慮緊張的心情;整天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的爸爸,腰痠緊繃感可能來自固定的姿勢……
緊繃的原因很多,對長期身體緊繃疼痛的人來說若沒有搞清楚緊繃來源,盲目地伸展、拉筋可能無法有效改善身體的問題。
不同的緊,處理方式也不同
在解剖列車(Anatomy trains)這本書中,曾提到肌肉筋膜閉鎖縮短(locked short)和閉鎖拉長(locked long)的概念,意思是當我們因為固定的姿勢或動作習慣,可能會讓我們的肌肉長度漸漸適應。
好比因為常頭前傾(forward head)的人,可能使頸部前側淺層的肌肉縮短,後測頸部伸直肌群被拉長,這樣的情況緊繃感其實都有可能出現,但如果都採拉筋的方式,對於已經被拉長的頸部伸直肌群,可能會越拉越無力,造成肌肉更緊繃!
何時肌肉需要伸展?
肌肉長度測試
對於物理治療師來說,覺得緊繃並不是我們決定要教導伸展的必要原因,從上方我們可以知道緊繃的肌肉有可能是拉長的緊或是縮短的緊,所以在檢查評估個案時,我們就會使用一些動作、肌肉長度測試來觀察肌肉的長度是否充足,以及兩側關節活動上是否有差異。
以大腿後側肌群(Hamstring)為例,許多人在彎腰摸地時會覺得腿後緊繃,我們可以請患者在躺姿下把大腿上抬至90度,膝蓋慢慢伸直來觀察脛骨和垂直線的夾角,推測腿後肌的肌肉長度是否足夠。
重新思考伸展這件事
◾️身體沒有明顯的疼痛、動作障礙,日常伸展拉筋ok。
◾️身體有長期肌肉緊繃、疼痛,盲目伸展可能不會有太多的幫助。
◾️緊繃感並非是伸展的判斷依據,需要經過肌肉長度、關節活動度的測試後,才有足夠需要伸展的理由。
◾️要保持身體的活動度,除了拉筋以外,規律的運動習慣和多樣的運動類型(打球、重量訓練、游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哦!
-
【#復健觀念|為什麼通常會優先處理「關節腫脹」?】
在受傷後的急性期,或是手術後的復原階段,關節腫脹常常是許多個案最直接的困擾。
特別是當伴隨紅、腫、熱、痛等明顯症狀時,更是專業人員在評估與治療上,必須優先處理與控制的目標! -
【旋轉肌撕裂要開刀嗎?4個你該知道的重要考量!】
旋轉肌是肩膀在動作時提供穩定的肌群,通常可能會因爲意外傷害或是自然退化而出現撕裂的狀況,但撕裂其實並不代表需要立刻開刀,有些患者即使撕裂可能並不會出現嚴重的疼痛或是影響到日常生活,但有些患者則會出現肩
-
【發炎,多休息有幫助?不能運動太難過了吧!3個組織發炎的復健觀念】
發炎,是求醫過程中很常聽到的詞。發炎是不好的現象嗎?其實不是,發炎反應是免疫系統抵抗病原體的正常程序,也開啟了組織修復的開關,但有時候發炎持續太久加上疼痛,難免讓人懷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發炎的時候我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