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浪專欄
打造第二大腦:建構知識森林,撐起創業旅程
2025-07-03

「知識不是倉庫,而是溫室。」—— 提亞戈・福特(Tiago Forte)
在《打造第二大腦》(Building a Second Brain)中,作者提亞戈・福特提出一個觀念:知識應被好好組織與保存,以便未來真正需要時能即時取用。這並不是為了儲存資訊本身,而是為了釋放我們的大腦,將更多注意力留給創造與思考。對於正在創業、接案,或在多工之間游移的現代工作者而言,本書不只提供方法,更像一種減壓哲學:不用記住所有事,只需知道去哪找。
用 PARA 系統,把混亂變成可用的資源
作者提出的PARA系統,將所有資訊分為四類:
- 專案(Projects):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專案或任務。
- 領域(Areas):生活中或工作中持續需要關注的領域,例如:健康、財務、工作職責等。
- 資源(Resources):未來可能用到的參考資料或資訊,例如:文章、筆記、網站連結等。
- 存檔(Archives):已經完成或不再需要的資料。
PARA系統以「行動」為核心,讓資訊跟實際要做的事情連結起來,就像專屬情報中心。這個分類法的最大好處,是貼近人的思維模式---你不是在整理一堆冷冰的檔案,而是為每件進行中的任務備妥可用的資源。
想像你今天寫下一段簡報的開場白,儲存在“行銷簡報專案”資料夾,明天修改時,即能立刻從第二大腦中找到草稿,不需再從零開始;客戶簡報範本、回顧舊案報價存於”客戶關係管理資源” 資料夾,也不用在筆記本、雲端中東翻西找,而能有條不紊地找回線索,這就是PARA系統的價值:將資訊轉化為可用的資源,而不只是被遺忘的紀錄。
而要有效運用PARA系統,關鍵就在於CODE法則:獲取(Capture)有意義且可重用的資訊,而非盲目收集;組織(Organize)資訊到PARA四個類別,方便未來檢索;萃取(Distill)重點,用自己的話總結,而非複製貼上;表達(Express)資訊,將其轉化為實際成果,例如:簡報、報告、或文章。
留下未來的自己會感謝的東西
打造第二大腦,不是打造完美系統,而是培養一種與資訊相處的方式。不用一次整理完所有資料,也無需變成生產力工具專家;只要在每天工作過程中,養成「留下可重用素材」的習慣。此思維,讓靈感不再是曇花一現,而是一座持續累積的森林。例如:把某場會議中的觀點簡要記錄下來,未來寫報告時即可引用。每一次紀錄與整理,都是在為未來的自己鋪路,打造人生的資產組合。
森浪觀點|連結知識,啟動你的創業引擎
創業的旅程,如同在森林中開闢道路,需要的不僅是熱情,更是一套能長期支持思考、整理、執行的系統。無論你習慣使用 Notion或紙本筆記,關鍵在於「如何把資訊轉化為行動」。森浪工作空間,不僅是舒適的工作場域,更是一座知識整合樞紐。在森浪,你可以專注、梳理、連結,留下那些未來會感謝的小小線索,打造個人化的「第二大腦」,讓創業探索中的每次停駐、沉澱,都是為下一步的前行積累力量。
JOIN US!
Start Building Your Second Brain
#桃園辦公室租借#桃園區辦公室租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