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浪專欄
深度工作力:時間永遠不夠用?專注才是創業者的稀缺資源
2025-07-03

「深度工作是一種超能力,尤其在這個充滿干擾的時代。」—— 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
你上一次「全神貫注」做一件事,是什麼時候?也許是在寫一份簡報、整理報表、或者架構新服務的提案——那種時間彷彿靜止、腦中全然沉浸的狀態,就是《深度工作力》(Deep Work)所描述的關鍵心流。紐波特將工作分為「深度任務」與「淺層任務」:前者需長時間專注,能創造真正價值;後者則是回應訊息、行政處理等。理解並區隔兩者,是每位創業者打造「注意力資本」的第一步。
作者認為,在當代資訊爆炸、社群打擾與碎片任務充斥的淺薄時代,能長時間進入深度工作狀態的人,將會脫穎而出。因為專注力,正在變成一種稀缺資源,也因此更具價值。
創業者最需要的,不是更忙,而是更深
我們常以為「創業很忙」是常態:回信、開會、應酬、處理帳務⋯⋯每件事都重要,但也常讓我們處在「淺層工作」中打轉。《深度工作》提醒我們,真正創造價值的,往往是那些能帶來長期回報、但需要高專注力的任務,例如:產品設計、商業模型建立、策略擬定。
要做到深度工作,必須先學會對抗「隨時在線」的文化,為自己劃出不被打擾的界線。這段時間內,不查郵件、不滑手機、不接非緊急電話,只專注完成一件重要的事——這,就是現代創業者真正的戰場。
深度工作的兩個起點:儀式感 × 切換點
紐波特提到兩個進入深度工作的實用方式:
- 創造「儀式感」(Ritual)::每天同一時間、在特定地點、使用相同工具(如筆記本、耳機、咖啡),能幫助大腦形成「進入專注」的條件反射。
- 建立「切換點」(Transition):從雜事回到創造性任務時,給自己一個小小的切換動作,例如寫一句話、走一段路、甚至是換個座位,讓思緒得以重新聚焦。
這兩種方式,都不需要高成本,卻能大幅提升創造力與生產力。
森浪觀點|選擇不被打擾,就是選擇把時間還給自己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但每個創業者,都需要一段能思考、能專注的「深度時光」。工作空間不只是辦公地點,更是思維節奏的載體。森浪工作空間設計適合深度工作的庇護所,無論是早晨進駐、午後閉關,或與夥伴深層討論——在森浪,你將找到屬於自己的深度節奏,專心完成重要的任務。把時間還給自己,即把掌控權握回手中。
JOIN US!
Find Your Deep Work Rhythm
#桃園共享辦公室#桃園區共享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