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文章
頭前傾,除了收下巴,頸部還能練什麼?
姿勢:理想頸椎 VS. 頭前傾

從圖片來看,可以看到理想的頸椎位置,是一個自然向前微凸的曲線,理想上,當我們的脊椎保持向上延伸,眼睛視線應保持水平,耳垂向地面的垂直線會落在鎖骨後方,下巴不會前凸
相對地,習慣頭前傾姿勢的人,頸椎看起來會比較直,下頸椎(C5-7)會習慣彎曲,看起來有點駝背,而由於需要向前方看東西,因此我們的上頸椎(C1-2)會習慣伸直(後仰),以方便視線能水平,耳垂的垂直線會落在鎖骨的上方或是前方,下巴會容易前凸。
從矢狀面動作來看頭前傾
下頸椎習慣彎曲
以低頭思故鄉的動作為例,當我們低頭時理想上,上頸椎和下頸椎會同時做彎曲的動作,彎到底接近胸口約兩指幅,而這個動作若在頭前傾的人身上,會有些不同,由於下頸椎習慣先啟動,因次此若沒有特別提醒,他們會習慣彎曲脖子時下巴卻是前凸的,表示上頸椎彎曲的動作有些遺忘,長期下來有可能造成頸椎彎曲時,集中在下頸椎或是頸胸椎交界處,看起來就會有駝背、富貴包的感覺。
上頸椎習慣伸直
以向上看天花板為例,理想上,向上抬頭看時,我們的頭部(上頸椎)和下頸椎也是應該要同時動作的,頭前傾的人會習慣先啟動上頸椎伸直,或是比例集中在上頸椎,造成上抬角度不足或是上抬時,頸胸椎處還是鼓鼓的,因為下頸椎忘記怎麼做伸直動作,造成頭過度向後仰。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知道,在矢狀面下,頭前傾的人在上頸椎的彎曲,和下頸椎的伸直動作,動作的幅度較少也比較晚啟動,因此,若是因頭前傾造成肩頸疼痛的人,以下介紹的兩個控制訓練動作就需要加強,因為習慣性的動作模式已經深刻在我們的大腦了,所以想要矯正姿勢和找回動作的多元性,上下頸椎的控制訓練就顯得十分重要囉!
上下頸椎的控制訓練
常見的收下巴復健運動(Chin-in;chin-tuck),雖然能暫時矯正姿勢,但如果要檢視個別節段的頸椎,控制能力和動作是否恢復的話,那以下的控制訓練就很適合練習喔!
注意!以下的起始動作是在理想站姿和頸椎位置下,因此不駝背,脊椎向上延伸,牙齒不咬緊,肩胛骨保持中立位置(可以聳肩、下壓找中間範圍,以及前凸、後收找中間範圍)。
小結
頭前傾姿勢的矯正,在矢狀面上可以歸納出上頸椎習慣伸直、下頸椎習慣彎曲,而常見的復健動作~收下巴運動,雖然能矯正姿勢,但頸椎各別節段的動作是否有恢復,建議上方介紹的訓練可以多加強喔!若要找回失去的頸椎動作,來減少慢性肩頸疼痛復發,上下頸椎的控制訓練是不能忽視的!
-
【#復健觀念|為什麼通常會優先處理「關節腫脹」?】
在受傷後的急性期,或是手術後的復原階段,關節腫脹常常是許多個案最直接的困擾。
特別是當伴隨紅、腫、熱、痛等明顯症狀時,更是專業人員在評估與治療上,必須優先處理與控制的目標! -
【旋轉肌撕裂要開刀嗎?4個你該知道的重要考量!】
旋轉肌是肩膀在動作時提供穩定的肌群,通常可能會因爲意外傷害或是自然退化而出現撕裂的狀況,但撕裂其實並不代表需要立刻開刀,有些患者即使撕裂可能並不會出現嚴重的疼痛或是影響到日常生活,但有些患者則會出現肩
-
【發炎,多休息有幫助?不能運動太難過了吧!3個組織發炎的復健觀念】
發炎,是求醫過程中很常聽到的詞。發炎是不好的現象嗎?其實不是,發炎反應是免疫系統抵抗病原體的正常程序,也開啟了組織修復的開關,但有時候發炎持續太久加上疼痛,難免讓人懷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發炎的時候我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