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文章
把肚子凸出去就是腹式呼吸嗎?/運動物理治療/高雄運動物理治療
腹式呼吸在近幾年廣為流行,相信大多數人在訓練核心運動、或是接觸皮拉提斯等運動都有聽過,但若請你現在做腹式呼吸,你會特別注重哪裡呢?大多民眾應該都會挺出肚子吧!確實,腹部往前凸是腹式呼吸會出現的動作,但除了腹部向前凸外,還應該會有哪些動作出現呢?讓我們往下看來認識腹式呼吸吧!
腹式呼吸=橫隔膜呼吸
為什麼叫腹式呼吸?
若今天把腹式呼吸換個名字,我想只有少數人聽過「橫隔膜呼吸」,但橫隔膜可是腹式呼吸的重要人物喔!
橫隔膜(Diaphram)是我們呼吸的主要肌肉,它的位置大概是位於我們的肋骨內緣,並向下連接到我們的腰椎,外觀上他呈圓頂(dome)狀或是有人說像降落傘的形狀。
當我們吸氣時,橫隔膜會收縮向下降,從圓頂狀向下收縮成扁平狀,這樣的動作會使我們的胸腔體積變大,胸腔壓力變小,此時外頭的空氣就會進入我們的肺臟,而下降的橫隔膜則使腹腔的壓力變大(想像橫隔膜就像一個活塞一樣,罐子被壓縮會向四周膨脹),因此就會看到腹部微膨鼓起來的現象,所以才叫腹式呼吸(abdominal)!
吸氣時肋骨與胸廓的動作
腹式呼吸會使腹部鼓起,那我們的胸腔和肋骨呢?在吸氣時是往上還是往前移動呢?
當我們吸氣時,胸骨(Sternum)和上肋骨會往前側移動,在肌動學的教科書中,上肋骨的動作被形容幫補的把手(Pump handle),好像一個板手由下往上旋轉一樣,主要增加胸腔的前後體積;而下肋骨的動作則像水桶提把(bucket handle),在吸氣時下肋骨像水桶提把上拉,會向外擴張,以增加胸腔側邊的體積,所以在吸氣時整體的肋骨是往前並些微上提的。
腹式呼吸 VS. 只把肚子凸出來
從上面我們已經可以知道,腹式呼吸在吸氣時因為橫膈膜往下降,造成腹內壓上升,肚子鼓起,而在肋骨胸闊的部分,上肋骨會向前移動,下肋骨向外擴張。
因此,現在你可以知道,若吸氣時只注重肚子不停向前凸,兩邊的下肋骨擴張會不完整,造成腹部壓力集中在前側,腰部也會產生像向前頂的動作,造成腹內壓沒有理想地往前側、側邊、後側完整擴張。而當我們的腹內壓不穩的時候,中軸~也就是脊椎的核心力量也就不會那麼穩固了。
自我觀察-下肋骨的擴張
該如何檢測自己在腹式呼吸時有沒有做對呢?關於橫隔膜呼吸,有許多檢測的方式,包含胸腹的比例、下肋骨的擴張、肋骨的動作等,而這次要分享的是下肋骨的擴張!
找一個穩固的平面坐在上面,脊椎向上延伸坐挺,將雙手放在下肋骨的末端、骨盆上方區域,類似插腰動作,找到位置後,感受在吸氣時側邊肋骨是否有向外擴張,若有動作出現你會感覺到下方的肋骨往外推你的手。
重複做個幾次,現在觀察兩邊肋骨的擴張幅度、對稱程度,是否兩邊肋骨擴張的幅度相同,或是有哪一邊先啟動動作,重複幾次後試著控制兩邊的動作平均一致,也幫助自己覺察呼吸時肋骨的動作。
結語
腹式呼吸又稱橫膈模呼吸,吸氣的動作並不只是侷限於腹部向前的動作,要讓橫隔膜完整收縮,肋骨及胸廓的動作絕對不能忽視喔!保持好的好呼吸,才能建立穩定的腹內壓!
-
【#復健觀念|為什麼通常會優先處理「關節腫脹」?】
在受傷後的急性期,或是手術後的復原階段,關節腫脹常常是許多個案最直接的困擾。
特別是當伴隨紅、腫、熱、痛等明顯症狀時,更是專業人員在評估與治療上,必須優先處理與控制的目標! -
【旋轉肌撕裂要開刀嗎?4個你該知道的重要考量!】
旋轉肌是肩膀在動作時提供穩定的肌群,通常可能會因爲意外傷害或是自然退化而出現撕裂的狀況,但撕裂其實並不代表需要立刻開刀,有些患者即使撕裂可能並不會出現嚴重的疼痛或是影響到日常生活,但有些患者則會出現肩
-
【發炎,多休息有幫助?不能運動太難過了吧!3個組織發炎的復健觀念】
發炎,是求醫過程中很常聽到的詞。發炎是不好的現象嗎?其實不是,發炎反應是免疫系統抵抗病原體的正常程序,也開啟了組織修復的開關,但有時候發炎持續太久加上疼痛,難免讓人懷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發炎的時候我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