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文章
如何提升復健運動的成效~試試3W1F原則!
阿涵常常在診間與患者對談時會發現,有些民眾對於「復健運動」存在著一些誤會,為了縮短復原的時間,我們必須思考這些「運動」是否有針對到個案失能的問題?做這些運動的目的是什麼?執行的方式是否有照治療師的建議?本篇阿涵用3個W和1個F,讓你重新省思復健運動的用意,幫助你更有效率地執行復健運動!
先來看一段對話~
患者:老師(治療師),我的腰還是會酸痛欸!
治療師:你有做上次叫你的運動嗎?
患者:沒有欸,但我都有去走路啊,而且走很久餒~
治療師:……
從上述的對話可以點出四個問題:
1.為什麼是做走路運動?
2.走路運動的目的是?
3.走很久是多久?一週幾次呢?
4.走完後症狀有改善嗎?
以下就讓阿涵逐一分析各個問題的重要性吧!
該做什麼復健運動(What)
這是腦中第一個會浮現的問題,我應該要做什麼復健運動?
復健的運動類型百百種,像是關節活動度的運動、肌肉伸展的運動、增加神經肌肉控制的運動、改善平衡的運動……等等等,原則上治療師會依據患者的診斷以及評估結果,來統整出對患者最有幫助的復健運動,例如:針對五十肩的患者,治療師教導上抬手臂,伸展肩關節的運動。
所以,當身體有失能或是身體損傷時,請先不要執行自己認為的復健方式,記得先詢問你的治療師該做什麼運動,若是與本身失能問題較沒有太大關係的運動,除了對身體幫助不大外,也無形中浪費了個案身體恢復的寶貴時間。
為什麼要做這個運動(Why)
舉例來說,治療師設計了一個腹式呼吸運動給下背痛的患者,為什麼要做腹式呼吸訓練?
腹式呼吸因為使用到橫隔膜這個肌肉,而能增加腹部核心穩定,並透過呼吸來緩解交感神經系統以及焦慮情緒。如果患者不知道這項運動背後的原因,相信在做運動時也不會特別注意到呼氣、吐氣時橫隔的收縮,也不會特別注意保持平靜的情緒,如此一來就失去做這項運動的意義了!
每個復健運動都有它背後的道理,就連「走路」,也可能是為了改善步態的復健運動,如果患者本身能了解做這項復健運動的原因,能幫助自己產生出想要恢復身體功能而執行運動的「動機」,另外,了解復健運動的原因也能幫助個案在運動時,專注在動作的細節提升運動效果,若只是一昧聽醫療人員說要做什麼運動,而不了解背後的原因,可能讓復健運動的成效大打折扣喔!
因此,在做復健運動時,問問自己為什麼這樣做吧!當自己能了解且相信這個復健運動,它才能為你帶來恢復的動機和效果。
該如何執行運動(How)
當了解復健運動的背後原因後,剩下的就是如何好好地執行這項運動。「老師,我有做你上次教的運動」「很好啊,你都做多久,做幾次?」「痾……..想到做個5下」……。
運動的執行方式,隱藏了許多科學數據,為什麼肌肉伸展要做30秒?為什麼神經肌肉控制訓練,要保持肌肉收縮維持10秒10下?做這項運動的姿勢應該要如何擺位?光是一個復健運動,有許多參數需要考量(頻率、時間長短、強度),而這些數字、動作或姿勢通常都是有科學實證的依據,或是來自多年臨床的經驗,若沒有依照治療師的指令和建議的訓練量及方式,那這項復健運動可能就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沒有計畫性的運動對患者來說只是在「活動」。
執行運動後的回饋(Feedback)
有計劃的復健運動,對於患者的關節、肌肉、大腦等來說是一種輸入(Input),經過一段時間的復健運動後,患者的動作與症狀(Output)原則上會漸漸改變。因此,在復健運動後的回饋就相當重要!
在復健運動的期間,建議個案能觀察自己的症狀或是動作,是否有改善或是變得更糟,或是在執行運動的期間是否有出現任何困難和阻礙,像是姿勢不正確、組數太多、會疼痛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到復健運動的效果。
復健本身是一個雙向構通的過程,若沒有執行運動就不會發現動作上的問題,或是身體無法接收這麼高的訓練量,因此復健的過程往往不會是順利向上的一條線,反而是條不斷上下起伏的波折,治療師扮演的角色並不是給予讓個案要看到立即性的改善,而是在復健的路上引導個案重建身體功能,讓復健運動能幫助患者更了解自己的身體運行,並在不斷的討論及調整下,找到最適合的訓練方式,讓個案能朝向身體改善的方向前進。
小結
本篇要告訴大家的是,復健運動有許多細節,並不是簡單的一下兩下、想到就做一下這麼隨便,因為這些參數都是治療師依照每位個案設計出來的,復健的路上需要治療師的引導來縮短恢復的時間,所以搞懂自己的復健運動背後的意義,並給予治療師回饋來互相溝通討論,才是提升復健運動成效最有效的捷徑!
-
【#復健觀念|為什麼通常會優先處理「關節腫脹」?】
在受傷後的急性期,或是手術後的復原階段,關節腫脹常常是許多個案最直接的困擾。
特別是當伴隨紅、腫、熱、痛等明顯症狀時,更是專業人員在評估與治療上,必須優先處理與控制的目標! -
【旋轉肌撕裂要開刀嗎?4個你該知道的重要考量!】
旋轉肌是肩膀在動作時提供穩定的肌群,通常可能會因爲意外傷害或是自然退化而出現撕裂的狀況,但撕裂其實並不代表需要立刻開刀,有些患者即使撕裂可能並不會出現嚴重的疼痛或是影響到日常生活,但有些患者則會出現肩
-
【發炎,多休息有幫助?不能運動太難過了吧!3個組織發炎的復健觀念】
發炎,是求醫過程中很常聽到的詞。發炎是不好的現象嗎?其實不是,發炎反應是免疫系統抵抗病原體的正常程序,也開啟了組織修復的開關,但有時候發炎持續太久加上疼痛,難免讓人懷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發炎的時候我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