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文章
為什麼有些人用滾筒放鬆胸椎,身體越來越緊繃?
近年來運動風氣盛行,自我放鬆身體的小工具也越來越普遍,像是按摩小球、按摩滾筒、花生球…等等,適當的使用這些工具,能將緊繃的肌肉放鬆,也同時鬆動身體的關節,而對於有在使用滾筒的朋友們,相信一定對於滾筒放鬆胸椎的動作不陌生,這個動作算是非常常見的自我鬆動胸椎的方式,但是每個人都適合這樣的方式嗎?這次阿涵物理治療師就要分享一個在進行滾筒放鬆前,你可能需要注意的狀況,否則可能滾完後身體越來越緊繃喔!
神經系統與胸椎的關係
近期有學者在國外分享一個滾筒滾胸椎的觀點,對於交感神經過度活化的個案,使用滾筒來放鬆胸椎可能不是最適合的方式。咦?為什麼滾胸椎會和交感神經有關呢?
簡介自律神經系統
我們的自律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又可以再細分為交感神經系統(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SNS )、副交感神經系統(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PNS)以及腸神經系統(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 )。
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系統,一個像興奮劑一個像安定劑,當遇到緊急的狀況時,交感神經會活化,讓身體的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肌肉張力變高、呼吸變快,全身繃緊以應付緊急狀況;相反地,副交感神經幫助我們平定身體和情緒,呼吸減緩下來,肌肉也得以放鬆。
後縱隔 (posterior mediastinum)
交感神經從胸椎第一節一路向下延伸到腰椎第二節,而其中第五節胸椎到第十二節胸椎,與我們的橫隔膜、心臟、以及胸骨向第四胸椎相連的假想線,會形成一個空間稱為後縱隔。
後縱隔這個空間由於包含了交感神經幹,隨著人體胸椎姿勢的變化,像是長期駝背或是過度挺胸的人,後縱膈受到擠壓時可能會活化交感神經,使人體處於亢奮緊繃的狀態,當身體不停處與「戰鬥或逃跑」的狀態時,長期下來會導致自律神經失去平衡,所以胸椎的姿勢改變是可能會影響神經系統的!
當交感神經活化…又去滾壓胸椎時…
當個案因為胸椎的姿勢導致後縱隔的空間已經不大,而且出現交感神經活化或是自律神經失調的表徵時,這個時候如果還使用滾筒來按摩放鬆胸椎,可能會得到反效果呦!
想像肌肉因為交感神經活化而呈現高張緊繃的狀態,如果後縱隔又再次被滾壓,交感神經會持續活化,導致神經系統並沒有得到喘息的機會,所以就算使用滾筒放鬆,胸椎還是會有打不開的感覺,因為身體的肌肉還是緊繃的!
所以,當你發現胸椎卡卡、活動度不足,且有出現交感神經過度活化或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現象時,使用滾筒來放鬆胸椎可能不是最適合的方式,加強胸椎的其他方向活動度,像是胸椎的側彎和旋轉的動作,並配合呼吸,可能是更適合的選擇喔!
補充: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 頭痛、頭暈
■ 胸悶、心悸
■ 呼吸短淺、急促
■ 肩頸肌肉緊繃
■ 腸胃不適,拉肚子、便秘
■ 睡眠障礙,失眠、睡眠品質差
結語
對於胸椎活動度不足的個案,使用滾筒來放鬆胸椎是一個自我放鬆的方式,但如果本身有自律神經失調或是交感神經過度活化的現象,滾筒放鬆可能就不是一個最適合的方式,雖然目前研究尚未有一致的說法解釋,但可以選擇其他胸椎的動作像是側彎、旋轉,並配合呼吸來放鬆胸椎的活動度。
參考資料:
1.Falsone, S.(2018). Bridging the gap from rehab to performance. On Target Publications.
2.Kingston, L., Claydon, L., & Tumilty, S. (2014). The effects of spinal mobilizations on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a systematic review. Manual therapy, 19(4), 281-287.
-
【#復健觀念|為什麼通常會優先處理「關節腫脹」?】
在受傷後的急性期,或是手術後的復原階段,關節腫脹常常是許多個案最直接的困擾。
特別是當伴隨紅、腫、熱、痛等明顯症狀時,更是專業人員在評估與治療上,必須優先處理與控制的目標! -
【旋轉肌撕裂要開刀嗎?4個你該知道的重要考量!】
旋轉肌是肩膀在動作時提供穩定的肌群,通常可能會因爲意外傷害或是自然退化而出現撕裂的狀況,但撕裂其實並不代表需要立刻開刀,有些患者即使撕裂可能並不會出現嚴重的疼痛或是影響到日常生活,但有些患者則會出現肩
-
【發炎,多休息有幫助?不能運動太難過了吧!3個組織發炎的復健觀念】
發炎,是求醫過程中很常聽到的詞。發炎是不好的現象嗎?其實不是,發炎反應是免疫系統抵抗病原體的正常程序,也開啟了組織修復的開關,但有時候發炎持續太久加上疼痛,難免讓人懷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發炎的時候我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