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曜專欄
小心被罰20萬!休息日加班「先補休」仍要給加班費!
小心被罰20萬!休息日加班「先補休」仍要給加班費!
某間烘焙業者,經勞動檢查發現,員工於7月間每周出勤達6日,且未給付加班費,因此裁罰負責人20萬元,負責人辯稱在6月前已幫員工安排補休,抗辯是否有理由?
什麼是休息日?
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1項規定:「勞工每七日中應有二日之休息,其中一日為例假,一日為休息日。」
一周連續工作的第6日為休息日、第7日為例假,除非為實施變形工時之行業外,應予勞工休息。
休息日加班費如何計算?一張表快速告訴你
勞動基準法第24條第2項規定:「雇主使勞工於第三十六條所定休息日工作,工作時間在二小時以內者,其工資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另再加給一又三分之一以上;工作二小時後再繼續工作者,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另再加給一又三分之二以上。」
雇主可以不給加班費,事先給員工補休嗎?
勞動基準法第32-1條規定:「雇主依第三十二條第一項及第二項規定使勞工延長工作時間,或使勞工於第三十六條所定休息日工作後,依勞工意願選擇補休並經雇主同意者,應依勞工工作之時數計算補休時數。前項之補休,其補休期限由勞雇雙方協商;補休期限屆期或契約終止未補休之時數,應依延長工作時間或休息日工作當日之工資計算標準發給工資;未發給工資者,依違反第二十四條規定論處。」
最高法院112年度上字第405號判決見解指出,勞基法第32條之1第1項規定,僅適用於勞工在休息日「工作後」,表明意願選擇補休的的情形,雇主既不得片面要求勞工於休息日工作後僅能換取補休,亦不得於休息日工作事實發生前,即藉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預先排定補休,使勞工同時產生預先拋棄休息日加班費請求權的效果,所以雇主使勞工於休息日工作,即使以上述預先排班方式實施補休,仍應依勞基法第24條第2項規定發給休息日加班費。
-
園藝工人在客戶公司淋浴時受傷,算職災嗎?職災認定條件完整解析
本文探討勞工於工作場所發生意外事故是否構成職業災害,並以案例分析說明。文中闡述職業災害的法律要件,包含職安法及相關判例。
-
合意資遣的介紹、合法嗎?合意資遣同意書的注意事項
雇主與員工協商終止勞動契約的合意資遣方式,在符合勞動基準法規範下,是合法的。但需注意雙方必須自願同意,且需擬定合意資遣同意書,避免後續爭議。
-
績效獎金非工資?工會控訴公司「突襲式」調整獎金敗訴,關鍵原因揭密
一家大型金融公司因應市場變化,單方調整理財專員的獎金計算方式,引入新的銷售目標 。此舉引發專員不滿,認為收入受損且未經同意 。公司企業工會因此援引《勞動事件法》提起不作為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