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你的繼承人不是你的繼承人?
報載一名丘姓男子生前透過工會投保團體傷害險和團體定期壽險,因為沒有另外指定受益人,所以工會指定受益人為「法定繼承人」。丘男於2015年意外過世,由於丘男的兄弟姊妹、前妻,以及唯一的女兒小金(化名)都陸續拋棄繼承,只剩下丘女(小金的姑姑)沒有拋棄繼承。丘女聲稱,既然其他家人都拋棄繼承,自己是唯一繼承人,所以要求給付死亡保險金。但法院判決結果認為,丘男的保單受益人應為女兒小金,而非丘女。(姑姑搶保險金 拋棄繼承的女兒贏了!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7/3326199)
看到這則新聞,大家可能會一頭霧水。為什麼沒有拋棄繼承的繼承人不是保單的法定繼承人;而拋棄繼承的繼承人,反倒變成保單的法定繼承人?
依保險法第112條規定,保險金額約定於被保險人死亡時給付於其所指定之受益人者,其金額不得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同法第113條規定,死亡保險契約未指定受益人者,其保險金額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本件因為受益人指定為「法定繼承人」,所以保險金額不得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也就是說,雖然是給付給「法定繼承人」,但是因為保險契約是將法定繼承人「指定」為受益人,所以依保險法第112條規定,拿到的是「保險給付」而非「遺產」。
至於受益人指定為「法定繼承人」,實務認為法定繼承人之受益權,係源自於要保人與保險人所締結保險契約之指定,其受益人之地位在締約即告確定,不因繼承開始後拋棄繼承,致溯及自繼承開始時喪失繼承人之身分,而受影響(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2087號判決要旨參照)。
所以本件丘男的女兒小金雖然已經拋棄繼承,喪失繼承人之身分,不得繼承丘男的遺產。但是針對保險金部分,因為在保險契約訂定時,小金的受益人身分已確定,所以即使之後拋棄繼承,對於保險契約而言,並不影響其受益人身分,所以保險金自然應該給付給小金。
-
淺談財團法人法對民間捐助財團法人之影響
向來中央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對於財團法人的設立許可及監督管理,原則上是以民法相關規定,或是主管機關個別訂定之行政規則或職權命令為依據。但是民法對於財團法人僅有原則性之規定,而行政規則或職權命令的內容涉及
-
保險利益
在臉書社團看到有人問說:想把要保人從弟弟變更成哥哥,是否可行?有某位保險業務員回答說「兄弟為旁系血親因此無保險利益,除非能證明弟弟受你撫養」。
-
你的服務人員是保險經紀人?保險代理人?還是一般保險業務員?
市面上常有保險業務員打著「保險經紀人」的名號,宣稱保險經紀人比起一般保險公司,更能夠照顧到消費者的權益。但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我們先來看看保險法上是怎麼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