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曜專欄
失智親屬財產拉警報?「監護宣告」一招搞定,預防財產被騙走!
失智親屬財產拉警報?「監護宣告」一招搞定,預防財產被騙走!
甲的父親乙失智,甲擔心其他兄弟姊妹會趁乙失智時騙取乙的財產,於是甲詢問律師可以怎麼做,才能避免乙遭欺騙因此任意處分財產呢?
在高齡化社會,面對失智、中風的親屬的財產管理問題難以避免,本篇文章即要分享什麼是監護宣告,以及如何聲請監護宣告。
什麼是監護宣告?
民法第14條第1項規定,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
不具有表達自身意思能力之人,民法上稱之為無行為能力人,無行為能力人無法對外為有效的法律行為。當法院裁定准許監護宣告後,受監護宣告之人即成為無行為能力人,由受監護人擔任受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
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的財產,須盡善良管理義務,且依法不得以受監護人的財產為投資。此外,監護人要以代理受監護人買賣不動產,也需要取得法院的同意。
此外,為了防止監護人濫權、隱匿財產,所以除了共同監護外,法院還會再選任出一名人員與監護人共同開具財產清冊。
如何聲請監護宣告?
監護宣告要由具聲請人資格之人(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為聲請。
向受監護宣告人住所地、居所地之法院聲請。
應備文件(具體個案仍以法院審酌為準):受監護宣告知人、聲請人、監護人及共同開具財產清冊之關係人之戶籍謄本、診斷證明書或身心障礙手冊、其他法院請聲請人提供之文件。
-
遺產規劃迷思大破解:5個錯誤觀念及正確做法
許多人對於遺產規劃存有迷思,以為某些方法可以節稅或避免繼承糾紛,但這些方法卻造成更多法律問題。本文舉五個常見的遺產規劃迷思,並說明這些錯誤觀念為何錯誤,以及正確的遺產規劃方法,以避免稅務損失、法律糾紛
-
親人過世,敢動他帳戶的錢嗎?不懂這點恐揹刑責,夫妻更易踩雷!預防及規劃
親人驟逝,你敢直接動用他的銀行存款嗎?許多人誤以為夫妻就能動用遺產,卻不知這是法律地雷!逝者權利能力終止,資產歸全體繼承人共有,擅自提領恐觸犯偽造文書、詐欺、侵占等罪。本文揭示處理逝者財產的三大盲點與
-
財產該給誰?民法繼承人資格、順位、代位繼承與拋棄繼承全解析,預防糾紛保權益
本文詳細說明台灣民法所規定的繼承人資格與順位。除了配偶為當然的法定繼承人外,其餘法定繼承人依序為:直系血親卑親屬(親等近者優先)、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直系血親卑親屬如子女、孫子女,以親等近者優先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