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營業稅怎麼算?銷項、進項、稅額計算一次搞懂
很多人以為「我開多少發票,就要繳多少稅」,但實際上營業稅是一種「間接稅」,真正需要繳多少,是由你「多收了多少稅」來決定,也就是銷項稅額扣掉進項稅額的差額。只要理解幾個重要的計算概念,就能正確申報、避免多繳。
一、認識營業稅計算常見名詞
● 銷項稅額:你開出去的發票所含的營業稅,等於你從客戶那收來的稅。● 進項稅額:你收到他人發票時所支付的營業稅,可用來抵銷銷項稅。
● 應納稅額:等於銷項稅額減掉可扣抵的進項稅額,就是實際要繳的稅。
● 留抵稅額:若進項大於銷項,抵不完的餘額可以「留抵」到下期使用。
二、加值型營業稅的計算方式
1.計算公式:應納營業稅額 = 銷項稅額 − 進項稅額2.稅率:5%(適用於一般營業人)
3.課稅方式:採進銷相抵法,若銷項稅額大於進項稅額,相減後即為應繳納營業稅;反之, 若進項稅額大於銷項稅額,相減後則為留抵稅額。
三、實際計算範例
某家公司本期開立發票總額為含稅 NT$1,050,000,收到進貨發票總額為含稅 NT$525,000。● 銷項稅額=1,050,000 ÷ 1.05 × 5% = 50,000
● 進項稅額=525,000 ÷ 1.05 × 5% = 25,000
● 應納稅額=50,000 − 25,000 = 25,000
(補充:若進項稅額 > 銷項稅額,將形成「留抵稅額」)
四、小結
只要釐清銷項、進項、應納稅額、留抵的邏輯,再搭配正確的稅率與申報方式,營業稅其實沒有那麼可怕。下一篇,我們將進入更實務的內容——哪些發票可以抵?哪些不能抵?這些才是節稅的關鍵!-
進項稅額怎麼抵?發票怎麼看?一次搞懂!
進項發票可以幫營業人少繳很多稅,但不是「有發票就能抵」。抵扣有條件,錯用還可能被查帳補稅。這篇文章帶你分清楚哪些進項能抵、哪些不能抵。
-
營業稅是什麼?誰要報?和營所稅又有什麼不同?/台中營業稅報稅/西區營業稅報稅
營業稅,是創業時最先遇到卻常常搞不清楚的稅種。
你可能聽過這個詞,也知道要報,但你真的知道它課的是什麼嗎?
是誰要報?又和我們常說的「營所稅」有什麼不同? -
營業稅與統一發票常見違規有哪些?/營業登記/台中營業登記
在經營事業的過程中,遵守稅務相關規定是一項基本義務,但實務上仍有不少業者因為疏忽或不了解規定而觸法。今天我們就來整理常見的營業稅與統一發票使用違規情形,以及可能面臨的罰則,幫助大家避免誤觸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