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曜專欄
大樓架設設備惹議?你的「樓層同意權」受法律保障!一文看懂公寓大廈規定
大樓架設設備惹議?你的「樓層同意權」受法律保障!一文看懂公寓大廈規定
某社區大樓管委會想要利用大樓頂樓空間,出租設立廣告看板和架設基地台,藉此增加社區管理費,是否需取得頂樓住戶的同意呢?
規定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3條第2款:「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之決議,未經依下列各款事項辦理者,不生效力:二、公寓大廈外牆面、樓頂平臺,設置廣告物、無線電台基地台等類似強波發射設備或其他類似之行為,設置於屋頂者,應經頂層區分所有權人同意;設置其他樓層者,應經該樓層區分所有權人同意。該層住戶,並得參加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陳述意見。」
結論
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3條第2款的規定,在大樓頂樓架設廣告物、基地台等類似行為,除了需要經過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之外,還需要經過頂樓的區分所有權人同意,如果架設在其他樓層,則是需要經過其他樓層的區分所有權人同意,以此保障該樓層的區分所有權人。
提醒!
管委會之委員想利用大樓閒置空間增加管理費收入,雖然立意良善,但仍需要注意大樓公共空間屬於全體區分所有權人,而使用特定區域,也要注意該樓層區分所有權人的權益,如有相關問題,建議可向律師諮詢。
-
回家路卡關?狹小巷弄下的「袋地通行權」,保障你的歸家之路!
依據《民法》第787條的「袋地通行權」規定,即使土地並非完全無路,但若因通行困難而無法進行通常使用(即「準袋地」),亦可主張此權利。此項權利旨在促進土地利用,而非僅為追求便利或捷徑。
-
簽了字想反悔?「契約審閱期」不是你賴帳的藉口!
屋主委託房仲售屋,成功後卻主張契約未給予審閱期而無效,企圖規避服務費。根據《消費者保護法》,定型化契約應提供30天審閱期,企業經營者以條款要求消費者放棄該權利則無效。然而,若消費者在簽約時已了解條款內
-
不動產「借名登記」是陷阱?小心出名人擅賣、拒還,你的財產可能不見!
不動產「借名登記」是將房屋登記在他人名下,常見於隱藏財產目的。然而風險極高,出名人可能擅自處分不動產,即便買方知情仍屬有效,借名人無法討回。出名人也可能拒絕返還,借名人需負舉證責任,證明借名關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