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
腦中風後該如何運動復健? / 中風復健,中風運動,台南中風復健,台南中風運動
中風(腦中風)後的運動復健是恢復功能與生活品質的關鍵關卡,但也需要根據中風的類型、程度、身體狀況來調整。以下是針對中風後復健初期到進階的運動建議,適合與物理治療師或職能治療師配合進行。
🧠 中風後運動復健的目標
重建肌力與肌肉控制
改善肢體協調與平衡
預防關節攣縮與肌肉萎縮
恢復日常生活能力(走路、拿東西、穿衣等)
提升信心與心理健康
🧩 分階段復健建議:
✅ 第一階段:急性期(住院內)
時間點:中風後 24 小時~2 週內
目標:預防臥床併發症、保持基本關節活動
關節被動活動(ROM)
請照護者或物理治療師協助,幫助手腳關節進行彎曲、伸直,以防關節僵硬。
床上移位練習
如翻身、滑行、坐起,訓練核心穩定。
氣墊床與翻身:預防褥瘡。
簡單握力球訓練(如可動手部):刺激手部神經。
✅ 第二階段:亞急性期(出院~3個月)
目標:恢復主動動作、增進平衡感
坐姿平衡訓練
坐在床邊練習保持平衡,慢慢加上轉頭、舉手等活動。
轉移訓練
練習從床到椅子、從椅子到輪椅的移動。
站立訓練
用扶手協助站立,訓練雙腳支撐力。
步態訓練
配合助行器或物理治療師協助下練習走路,改善患側協調。
✅ 第三階段:慢性期(3個月~1年)
目標:恢復更高功能活動、自理能力
主動肌力訓練
患側上下肢進行主動抬舉、蹬腳、握拳等動作。
抗阻訓練
使用彈力帶、沙包訓練四肢力量。
平衡板與站立訓練
提升核心控制、避免跌倒。
功能性活動訓練
拿筷子、穿衣服、刷牙、摺衣服等模擬日常動作。
🎯 建議的復健原則
原則 | 說明 |
---|---|
量力而為,循序漸進 | 避免過度疲勞引發反效果 |
每天固定練習時間 | 建立習慣、刺激神經重建 |
患側不要忽略 | 儘管行動不便,還是要持續刺激患側 |
雙側對稱訓練 | 如雙手一起抬高,有助於腦部「鏡像神經元」作用 |
配合語言或職能治療 | 若有語言障礙或吞嚥困難,也要同步復健 |
📌 特別提醒
有 高血壓、心律不整 或有中風高風險者,運動前應由醫師評估。
建議與專業物理治療師定期追蹤與指導。
情緒支持也很重要,避免病人覺得「沒救了」而放棄復健。
-
長輩可以如何改善五十肩? / 五十肩治療,五十肩矯正,台南五十肩治療,台南五十肩矯正
五十肩(又稱「肩周炎」或「冰凍肩」)是常見於中老年人的肩關節問題,通常表現為肩膀僵硬、疼痛、活動受限。雖然恢復需要時間,但透過適當的 伸展、運動與日常照護,大多數人都能有效改善。
-
太常翹腳有什麼壞處? / 脊椎歪斜矯正,骨盆矯正,台南脊椎歪斜矯正,台南骨盆矯正
翹腳雖然是一個很多人覺得舒服或習慣的姿勢,但長期或經常翹腳其實會對身體造成不少潛在的傷害,特別是對骨盆、脊椎、血液循環等方面。
-
長期駝背會造成什麼問題?/ 駝背矯正,姿勢調整,台南駝背矯正,台南姿勢調整
長期駝背(圓肩、頭前傾)不僅影響外觀,還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一連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