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曜專欄
為了洩憤拔花?小心!社區中庭「共有財產」動不得,代價是吃上毀損罪!
為了洩憤拔花?小心!社區中庭「共有財產」動不得,代價是吃上毀損罪!
新北市某社區的住戶A、B、C三人,與大樓管理委員會的委員D對大樓管理看法有所衝突,因此對D心生不滿,大樓中庭有請園藝業者造景的植栽,其中有幾株虎尾蘭特別得到D喜愛,於是三人徒手拔大樓中庭的虎尾蘭洩憤,是問三人該當何罪呢?
毀損罪
刑法第354條規定,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所謂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指的是文書、建築物、礦坑或船艦以外之物。
毀棄係指「毀滅」或「拋棄」;損壞係指「損害」或「破壞」。因而導致物品因此喪失一部或全部的效能、外型或特定目的而言。
結論
案例中的虎尾蘭,種植於大樓中庭,屬於全體區分所有權人共同所有的財產,而A、B、C三人將其隨意拔除,縱使可再種回土壤,但已經影響植物外觀、影響根莖成長、降低存活能力,造成全體區分所有權人財產上的損害,因此構成刑法毀損罪。
參考資料:最高法院刑事判決112年度台上字第3806號。
-
回家路卡關?狹小巷弄下的「袋地通行權」,保障你的歸家之路!
依據《民法》第787條的「袋地通行權」規定,即使土地並非完全無路,但若因通行困難而無法進行通常使用(即「準袋地」),亦可主張此權利。此項權利旨在促進土地利用,而非僅為追求便利或捷徑。
-
簽了字想反悔?「契約審閱期」不是你賴帳的藉口!
屋主委託房仲售屋,成功後卻主張契約未給予審閱期而無效,企圖規避服務費。根據《消費者保護法》,定型化契約應提供30天審閱期,企業經營者以條款要求消費者放棄該權利則無效。然而,若消費者在簽約時已了解條款內
-
不動產「借名登記」是陷阱?小心出名人擅賣、拒還,你的財產可能不見!
不動產「借名登記」是將房屋登記在他人名下,常見於隱藏財產目的。然而風險極高,出名人可能擅自處分不動產,即便買方知情仍屬有效,借名人無法討回。出名人也可能拒絕返還,借名人需負舉證責任,證明借名關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