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曜專欄
車禍責任怎麼判?
一、車禍責任誰來判斷?
車禍責任主要可由以下幾個單位進行初步與最終認定:
警方現場筆錄與初判表
員警會依照現場狀況與雙方說法製作筆錄,並可能出具「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但這不是法律上的最終判斷依據。保險公司理賠調查
保險公司會依據筆錄、行車紀錄器、現場照片等判斷責任比例,作為理賠依據。法院判決(若進入訴訟)
若無法和解,最後由法院依據證據判定雙方過失比例,進行賠償認定。
二、常見影響責任判斷的因素
行車紀錄器內容
現在幾乎是車禍責任判定的關鍵證據。現場肇事狀況
是否違規?是否闖紅燈?有無酒駕?是否有禮讓行人等。車速與反應時間
是否超速?有無煞車或閃避動作?都能反映駕駛注意義務是否盡到。交通號誌與路權
是主幹道還是支線?直行或轉彎?誰擁有優先通行權?肇事人是否逃逸或不報警
逃逸行為會加重刑責,也可能被認定為重大過失。
三、責任比例怎麼算?
在台灣,車禍責任多以「過失比例」來計算,常見情況如下:
對方全責(100%):如違規左轉、闖紅燈等明顯錯誤。
你我都有責(70/30、60/40等):雙方各有過失,例如一方未讓直行車、一方未打方向燈。
無過失責任:如行人闖紅燈造成車禍,駕駛仍須承擔一定民事賠償。
責任比例會直接影響保險理賠金額與自負額,甚至是未來保費是否調漲。
四、什麼情況建議找律師?
雙方對事故責任認知落差大
有人受傷、送醫甚至死亡
對方態度不合作或拒絕賠償
保險理賠爭議難以自行處理
需要提出刑事告訴或民事求償
律師能協助您調閱證據、整理事實、與保險公司或對方談判,甚至代理訴訟,全程保障您的權益。
-
專業律師整理,實用車禍求償賠償項目清單:法律依據、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
本文由弘曜法律事務所提供車禍損害賠償的完整資訊,包含民法相關條文、各種求償項目清單、常見問題解答及注意事項,協助您瞭解自身權益並有效爭取賠償。
-
發生車禍怎麼辦?專業律師告訴你肇事者可能面臨的三大法律責任
車禍事故頻傳,肇事者可能面臨刑事、民事和行政三大法律責任。本文將詳細說明各項責任,包含可能罪名、賠償項目、行政處分,並提供事故發生後的處理步驟與注意事項,協助讀者瞭解自身權益並尋求法律協助。
-
車禍後別慌,專業律師教您申請道路交通事故資料
車禍發生後,如何處理和申請相關資料?本文由專業車禍律師解說常見資料(道路交通事故登記聯單、車禍初判表、現場圖)申請方式、單位、時程等,保障您的法律權益及保險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