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影音
什麼是 對年 (祭禮 / 小祥)?
【作對年前】
在舉行對年儀式前,若遇到台灣傳統節日如農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得在節日的前一天祭拜逝者,祭拜的時間與祖先相同,而祖先則在節日當天祭拜。
【作對年後】
在對年儀式結束之後,遇到節日無需在前一天祭祀,改到節日當天祭祀即可。另外,我們可以再擇一吉日,提前與祖先一同合爐。
*對年切記要注意的禁忌是:家人們在服喪期間準備應景的節日供品,必須是由親友贈送,不能自行製作或購買,像是粽子、月餅、發糕等。如果沒有收到贈與,準備原本的祭品即可。
對年的祭品準備 (與百日、三年相同)
三牲(葷或素)、六或十二菜碗、白飯、筷、茶、發粿、香、燭、大銀、小銀、往生紙、蓮花九朵等。
-
什麼是 合爐 (結爐 / 合火)?
將逝者的牌位燒化掉並將其名字寫在祖先牌位上,然後將爐灰取一小部份至祖先香爐中,稱之為「合爐」。當合爐儀式結束後,象徵新亡靈已成為家神,受到後世子孫香火奉祀。由師父一名主持合爐科儀(約60分鐘)。
-
什麼是 三年 (大祥)?
在早期的禮俗中,父母親離世必須服喪三年。而當三年的時間到期,象徵許多忌諱也一同結束,再接著舉行的祭祀,稱為「作三年」(又稱大祥)。儀式時間通常是「作對年」(離世一年)之後,就可以擇日進行「作三年」,然
-
什麼是 百日 (哭卒)?
從親人逝世當天算起一百天,所做的祭祀儀式稱為「作百日」,依照各地的習俗可以自行調整安排。另外,也有以一百天減孝男及長孫人數,或是以亡者往生時的歲數擇吉日而定。通常會安排一或三名法事人員誦念金剛經(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