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專區
[開箱文]-社區篩檢站採檢醫師心得與技巧分享

穿著隔離衣、手套與髮帽之後,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地進入篩檢空間。設備相當很不錯,約1.5公尺×1.5公尺的空間,有空調降低高溫導致採檢者的不適;受檢者所站位置有雨遮,可以遮陽遮雨。

正壓空氣系統的儀表,防護安全一目了然,此外還有溫度與濕度標示。

頭頂上備有紫外線燈管,定期消毒殺菌,降低感染的風險。

所有內外照明燈、紫外燈、風扇濾網系統的開關都集中在一塊;

另外有折疊桌可以放東西、書寫文件,還有插頭可充電,慎連網路插孔都具備了,簡直可以當一個行動指揮所。

篩檢亭配有一高一低兩組採檢台,因為隔著玻璃,備有麥克風可以跟民眾溝通;測試聲音時,跟同事開玩笑地說:「你好!請問看什麼電影呢?」(沒辦法,疫情期間大家都悶壞了,自娛娛人。)
採檢心得
民眾或多或少會有點緊張害怕,因此從靠近採檢台開始,我就透過麥克風開始慢慢說明,降低緊張;
1)請他把口罩下拉一點點,頭微抬並且眼睛往上看喔!(不要看採檢者或許比較不害怕)
2)過程中用嘴巴的呼吸,減少鼻腔不適。
3)再加上幾句「忍耐一下喔!」「你做得很好!」「快好囉!」「一直後退沒採到會不準喔!」通常講完就採檢完了。
4)遇上一個一歲三個月的孩子,一樣用老招:「叔叔抓一下蟲蟲,你很棒喔!」
給其他採檢人員的參考建議
1)做輪椅不方便起身者,務必使用低的採檢抬,手盡量伸長入手套、馬步蹲低蹲好,降低跟患者的高度差。
2)見識身高170以上的受採者,可以使用高的採檢台
3)醫護人員手機幾乎都無法離身,可以帶進去,用夾鏈袋裝起手機。有藍芽耳機的人,可以進入前就戴上耳機,手機只負責接通電話,因為隔一個夾鍊袋,通話靠耳機會清楚許多。
過程中特別感謝最辛苦的就屬在篩檢亭外導引民眾、收檢體、與噴酒精消毒手套的護理師姐妹們。
大家加油,同島一命,齊心抗疫!
-
不只醫護,他們也辛苦【13】— 記者篇
有一種行業,必須隨時備戰、膽要大心要細,上山下海風雨無阻,他們致力於發掘、紀錄並整理資訊給大眾。記者,採訪了全世界的行業,卻從未被採訪。難道就只會抄爆料公社嗎?什麼樣的訪問,讓記者在採訪對象的離世後還
-
不只醫護,他們也辛苦【12】— 看護篇
忙碌的病房裡,除了醫師與護理師、病患與家屬,還有一個重要的腳色,他們受過專業的訓練、他們有著柔軟的心,分擔了醫護人員的辛苦、也讓家屬得以喘息,他們是病房看護。
-
不只醫護,他們也辛苦【11】— 零售服務篇
過去我們介紹疫情之下受影響的行業,多半的辛苦都是來自勞力,這次換個口味,介紹因為疫情而導致客戶上門少、營收減少,不得不想辦法變通、甚至轉型以維持員工生計的辛苦產業:零售服務產業,訪問對象為知名運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