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專區
與社區醫學部同仁交流骨質疏鬆的治療經驗
今天受邀的演講,是屬於壓力比較大的一場,因為是到社區醫學部,與同仁交流骨質疏鬆的預防與藥物治療經驗。在場有副院長、主任、主治醫師、住院醫師與專科護理師,相當擔心自己稍稍一個口誤、講不清楚,眾人可能就會睜大眼睛、豎起耳朵。
骨科醫師遇到骨質疏鬆的患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不小心跌倒產生骨折,進而接受手術;某種程度來說,可惜了一些,因為直到受傷了,才發現骨質疏鬆,進而亡羊補牢。
但這終究不是患者的錯,畢竟骨質疏鬆的天性,就是在骨折之前都不會有症狀!所以我們不斷地呼籲民眾要重視定期檢測、預防、甚至治療。
家醫科的夥伴,正是我們的好朋友,因為他們會接觸到各式各樣、老老少少的患者,而絕大部分也都是尚未骨折的患者。如果我們可以一起把防範的網路織大,相信是對病人更好的福祉。

雖然準備的壓力比較大,但回過頭來發現自己倒是蠻喜歡這樣交流的場合,因為都是同行,問的問題會跟民眾比較不一樣、也更有挑戰性;例如有位住院醫師提問,多久做一次骨質密度檢查?健保有給付嗎?
有主治醫師問,某某藥物需要使用多久?之後需要停藥嗎?還是換別種藥物呢?
而民眾的問題可能是,花了兩萬多塊買一台律動機,不曉得對骨質有沒有幫助?
看著住院醫師們做筆記、拍照片,希望自己今天的分享對他們有幫助;也正因為同仁的發問,會激盪出更多深入的討論、開啟更不一樣的視野,也會發現自己的不足,讓自己繼續延伸去探討與補強。

讓我們一起為骨質疏鬆的防治盡一份努力吧!
-
不只醫護,他們也辛苦【13】— 記者篇
有一種行業,必須隨時備戰、膽要大心要細,上山下海風雨無阻,他們致力於發掘、紀錄並整理資訊給大眾。記者,採訪了全世界的行業,卻從未被採訪。難道就只會抄爆料公社嗎?什麼樣的訪問,讓記者在採訪對象的離世後還
-
不只醫護,他們也辛苦【12】— 看護篇
忙碌的病房裡,除了醫師與護理師、病患與家屬,還有一個重要的腳色,他們受過專業的訓練、他們有著柔軟的心,分擔了醫護人員的辛苦、也讓家屬得以喘息,他們是病房看護。
-
不只醫護,他們也辛苦【11】— 零售服務篇
過去我們介紹疫情之下受影響的行業,多半的辛苦都是來自勞力,這次換個口味,介紹因為疫情而導致客戶上門少、營收減少,不得不想辦法變通、甚至轉型以維持員工生計的辛苦產業:零售服務產業,訪問對象為知名運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