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心理師教您與孩子一起更專注!!
壹、簡介注意力概念:
注意力是孩子互動、學習時的基礎認知能力,也是臨床工作常聽到家長或老師反應孩子的困擾之一。根據認知心理學,抽象且複雜注意力概念可簡單列舉如下
注意力是孩子互動、學習時的基礎認知能力,也是臨床工作常聽到家長或老師反應孩子的困擾之一。根據認知心理學,抽象且複雜注意力概念可簡單列舉如下
- 感官注意力:孩子透過感覺器官,去偵測、覺察、區辨外在訊息的注意力,譬如臨床工作常訓練孩子的聽覺與視覺注意力。
- 被動注意力系統:此時孩子可能只是被動接受外在刺激,進而影響反應的正確性。
- 主動注意力系統:當孩子已有建構穩固的經驗或認知概念時,此時孩子可主動引導自己的注意力,去注意那些環境中自己熟悉、偏好的事物,或做出符合大人指令要求的正確反應。
- 工作記憶:工作記憶可比擬成手機「快存記憶體」的概念,它是一個有限的認知資源且因人而異,即為孩子注意訊息,記住訊息,處理訊息再根據訊息做出正確反應的能力。
- 執行功能:跟組織訊息,監控內、外在訊息,決策與判斷,以及目標導向行為有關的高等認知能力。
貳、以下提供家長們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幾個小秘訣
- 訓練孩子的步驟(訊息)由少到多。
- 訓練孩子注意力的時間從短到長。
- 給予孩子簡單、明確、條列化的指令(要求)。
- 確定孩子注意到應注意目標再給予指令。
- 注意力遊戲(訓練)重質不重量,求好不求快。
- 透過孩子感興趣的玩具或活動,提高孩子的動機與注意力。
- 適度休息、分段完成活動都是有助於改善孩子分心行為的好策略。
參、注意力小遊戲
#緩緩心林心理治療所
#知芯心理治療所新店所
- 步驟類型遊戲:孩子的注意力訓練,多半是從專注聆聽指令並做出正確反應開始。建議家長可根據孩子的發展年齡與反應正確性,給予孩子對應的指令要求。譬如跟孩子玩敲球檯遊戲時,可先從單一指令開始(敲黃色球),當孩子能正確、穩定的執行單一指令後,再進步到雙步驟(先敲紅色,再敲黃色)以及三步驟(先敲紅色,再敲黃色,最後敲藍色)。
- 觀察模仿遊戲:孩子透過觀察模仿他人的言行反應,學習新的認知概念或拓展遊戲的豐富性(多元性),而觀察模仿也是臨床工作用來訓練「共享注意力(意指孩子能跟隨他人的引導共同注意應注意的刺激)」的策略之一。譬如,家長可透過孩子感興趣的玩具,先為孩子示範玩玩具的簡單方式,待孩子能注意並穩定仿效大人的簡單遊戲方式後,再逐步增加遊戲方式的步驟或遊戲複雜度。
#緩緩心林心理治療所
#知芯心理治療所新店所
相關文章